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戰區”網站稱,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抨擊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購買“愛國者”防空系統的請求。近日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準備以150億美元的價格從美國購買10套“愛國者”防空系統。他指出,部分歐洲合作伙伴可能會加入其中并為這筆交易提供資金。當被問及澤連斯基的提議時,特朗普警告稱:“他一直在尋求購買導彈。聽著,當你發動戰爭時,你必須知道你能贏,對吧?你不會先跟一個比你強大20倍的國家開戰,然后指望別人給你導彈”。
自從在白宮大吵一架后,特朗普這邊也是晾了澤連斯基一個多月,最近特朗普終于又來找烏克蘭人了,只不過這一回,依然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此前,特朗普曾要求烏克蘭將價值 5000 億美元的礦產權益移交美國。當時不少人質疑,烏克蘭的礦產資源尚未大規模開發,且開采成本高昂,美國未必有能力承接。那時,還可以為特朗普辯解,萬一特朗普真的實現了制造業回流,把美國的基建水平鍛煉得和中國一樣,搞不好還真能利用烏克蘭礦產的這一天。但是特朗普也是有其它目的。
由于烏克蘭拒絕延長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簽署的過境協議,自今年年初以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管道就停止了通過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和2024年,俄羅斯經烏克蘭向歐洲的天然氣出口量維持在150億立方米左右的水平。俄方當時表示,烏方的決定不僅將使自身每年損失8億美元的天然氣過境運輸收入,同時也將殃及摩爾多瓦、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意大利等國的天然氣供應。
澤連斯基(資料圖)
另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近日報道,北約秘書長呂特說,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烏克蘭和平停火的努力“并不容易”。該媒體援引法新社的報道稱,呂特突訪烏克蘭港口城市敖德薩,與烏總統澤連斯基會晤后說:“在這場暴力之后,這類對話當然不會輕松,但我們都支持特朗普總統推動和平的努力。”呂特的言論,與特朗普特使威特科夫的表態形成鮮明對比。后者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談后宣稱,和平協議“正逐步成形”。報道稱,盡管美方持續斡旋,但在實現烏克蘭停火方面仍缺乏實質性進展。
然而,沒過多久,烏克蘭內部就有議員爆料稱,近日俄軍對烏克蘭進行了軍事襲擊,導致北約軍官和烏軍傷亡,當時他們正在會議中心舉辦頒獎儀式。烏克蘭情報總局在為戰場上取得優異成績的烏軍官員和士兵,還有北約國家的雇傭兵頒獎。結果在他們談笑風生之際,俄軍的導彈直接砸中了大樓,瞬間發生爆炸,隨后大樓倒塌。烏克蘭相關人士表示,現場狀況非常慘烈,北約軍官、烏軍以及烏情報局官員都被炸翻在地或者埋在廢墟了,直接就“一鍋端”了。
俄烏沖突(資料圖)
對于戰場上的局勢變化,澤連斯基自然一清二楚。所以在接受英國天空新聞采訪時,澤連斯基一再強調要加入北約,獲得北約的保護。他還指出,如果要結束戰爭,必須盡快將烏克蘭目前控制的領土“納入北約的保護傘之下”。盡管澤連斯基的話講得很隱晦,但媒體還是讀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澤連斯基知道美國不會無底線地繼續援助烏克蘭,所以不再要求必須追究普京等人的戰爭罪,俄羅斯必須賠償烏克蘭損失等要求,只要北約接納烏克蘭后,烏克蘭就可以“體面地認輸”。
結束俄烏沖突對于歐洲和整個世界來說都是好事,可問題是,美國提出的解決方案被多方認為實在太過草率,該方案不僅無法給烏克蘭帶來和平,還可能因為給烏克蘭和歐洲國家帶來的“屈辱感”和給俄羅斯帶來的不安全感讓情況變得更糟。更重要的是,美方“分區駐軍”提議背后反映出的依然是過時的冷戰思維。以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核心的思維邏輯,早就應該在歷史發展的大潮中被淘汰。仍然將其奉為圭臬,臆想其能夠帶來21世紀的和平的想法,不可能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