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化得太快,中美之間的競爭幾乎成了全世界關注的頭等大事。在這個背景下,一個法國軍事專家拋出了一句挺炸裂的話:“連馬來西亞都看明白了,美國沒有任何機會了?!边@話聽著有點聳人聽聞,但細想又覺得有點道理。馬來西亞,一個東南亞的中等國家,怎么就成了國際局勢的“風向標”?美國到底在亞太地區碰上了啥麻煩?中國崛起又給世界帶來了啥變化?
一、馬來西亞的外交政策轉變
馬來西亞在東南亞不算大國,但位置關鍵,扼守馬六甲海峽,經濟也不差,算得上是個有分量的玩家。過去幾十年,馬來西亞外交一直走中立路線,在各大國之間左右逢源,不站隊、不惹事。但最近幾年,情況變了,尤其是在中美博弈越來越激烈的時候,馬來西亞的態度和選擇開始有點不一樣了。
先說跟中國的關系。中馬建交是1974年的事,那時候關系還挺冷淡,但到了21世紀,尤其是中國經濟起飛后,兩國關系熱得不行。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出來后,中馬合作一下子上了好幾個臺階。
2023年,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中馬雙邊貿易額達到1902.4億美元,中國連續15年穩坐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的位子。這數字說明啥?說明馬來西亞的經濟跟中國綁得越來越緊,中國市場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
除了錢上的合作,政治和安全領域的互動也多了起來。2023年,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公開說:“中國是我們真正的朋友,合作對雙方都有好處?!边@話不是隨便說說的,背后是實打實的行動。比如,馬來西亞參與了不少“一帶一路”項目,像東海岸鐵路這種大工程,都是中國投資的重點。這幾年,中馬高層互訪也挺頻繁,關系可以說進入了“蜜月期”。
再看看跟美國的關系。美國一直是馬來西亞的大客戶,貿易額不小,安全上也有合作。但最近幾年,美國搞了個“印太戰略”,想拉著盟友一起對付中國,馬來西亞卻沒完全買賬。2024年,馬來西亞國防部長在一次國際會議上說了:“我們不選邊站隊,一切從自身利益出發。”這話聽著挺硬氣,意思很明白:美國你別指望我當你的馬前卒。
為啥會有這種態度?一方面,馬來西亞不想卷進大國沖突,怕站錯隊吃虧;另一方面,美國在亞太的控制力確實不如以前了,馬來西亞自然得重新盤算自己的位置。比起跟著美國“硬剛”中國,馬來西亞明顯更愿意跟中國做生意,畢竟經濟利益擺在那兒。
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困境
美國在亞太混了幾十年,靠著強大的軍事和盟友體系,一直是“老大”。但現在情況變了,中國崛起、盟友不齊心,美國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法國軍事專家那句“美國沒機會了”,可能就是沖著這點來的。
先說軍事。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基地不少,像日本、韓國、關島都有重兵。但這幾年,美國自己國內問題一大堆,經濟壓力、政治撕裂,國防預算都開始縮水。反過來,中國軍事實力蹭蹭往上漲,尤其是海軍。2024年美國國防部的報告說了,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已經超美國,成了全球最大。這可不是小事,意味著亞太的軍事平衡正在變,美國的“震懾力”大不如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