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天,隨州大地春和景明,處處涌動著發展的熱潮。
4月16日至18日,由隨州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主辦的“跟著國字號品牌 賞隨韻春和景明”2025年炎帝故里賞春光全國媒體達人行活動舉行,來自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澎湃新聞、鳳凰網、新浪網、湖北日報、湖北廣播電視臺等全國20多家全國主流媒體和頭部網絡媒體記者走進隨州,尋找隨州“國字號”的魅力,探尋隨州高質量發展的密碼。
“中國專用汽車之都”原來這么牛
隨州是中國專用汽車之都,全國每10輛專汽中就有1輛隨州造,全產業鏈年產值超60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第一支柱產業。
近年來,隨州專汽趁著應急產業發展的東風,大力發展“專汽+應急”,加速向千億產業邁進。
媒體達人們首先來到隨州安全應急基地。在這里,車輛檢測、各種實景應急救援、應急演練等都可以完成。該基地總投15億元,分三期建設,打造全國首個集專用車檢驗檢測、應急裝備實景測試、行業認證及標準制定、應急培訓演練、會展論壇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實戰化、實景化基地。
已交付運營的項目一期包括專用汽車試驗車場建設內容、應急裝備測試區建設基礎測試樓、廢墟場景、地震坍塌綜合場景、復雜水域環境等,填補了隨州專用汽車、應急裝備檢驗檢測和研發服務平臺的空白。
程力集團是隨州專汽的龍頭企業之一,年可生產汽車底盤5萬臺(套)、專用車10萬輛、新能源汽車1萬余輛、應急裝備2萬臺(套)。
走進該公司,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場景讓人眼前一亮。通過技術升級改造,對接工業互聯網,程力集團5G智慧工廠已入選國家級,使公司生產效率提升25%,產品交付周期縮短20%。
該集團新能源事業部常務副總經理李想紅介紹,集團今年計劃投資3億元,改進7條專用車自動化生產線,年內完成3款新能源物流車底盤研發,并在智能駕駛技術方向攻關。
據悉,通過持續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和產品科技含量,程力集團2025年專用車銷售目標劍指90億元。
房車能做成什么樣?位于隨縣的湖北威爾特芬房車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旅居車產品最齊全的生產廠家。在這里,你可以量身定制,從內飾的顏色選擇、皮質質感,到布局規劃等各個細節,都能按照你的心意來實現,讓你將“詩和遠方”裝進車里。
據悉,2024年5月至今,威爾特芬已開發13款中高端新產品投放市場,力爭2025年銷量突破1200臺,實現銷售收入3.6億元。
從20世紀60年代3家專用汽車廠起步,歷經60余載賡續傳承,隨州專汽產業已實現裂變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商用車底盤和專用車銷售中心。“中國專汽之都”“國家應急產業(專用車)示范基地”“國家專汽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示范區”等一批“國字號”榮譽也紛至沓來。
炎帝神農故里藏著很多“寶藏”
中國人講究“根”,“根”就是家鄉,是血脈生長的地方。
隨州是炎帝神農故里,始祖炎帝誕生在此,與黃帝一道共同締造了中華文明。每年農歷四月廿六,數以萬計的海內外炎黃子孫跨越山海來到隨州,共同拜謁炎帝神農,尋根問祖。
自2009年起,隨州已連續16年成功舉辦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尋根節由國臺辦、國僑辦、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中國文聯等多部委以及湖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如今,尋根節已成為展現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重要窗口,隨州也因此成為世界華人謁祖圣地,中華民族精神家園。
當前,炎帝故里景區正聯合隨州市博物館以及曾侯乙墓遺址,聯合創建國家5A級景區,繼續擦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中國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兩張名片。
在隨州,你還可以聽到穿越2400多年的鐘聲。
1978年,曾侯乙編鐘在隨州出土,因數量之多、音律之全、技藝之精、氣勢之大,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古代青銅鑄造技藝的巔峰。因此,隨州也被授予“中國編鐘之鄉”的稱號。
4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會議正式宣布第八批《世界記憶(國際)名錄》,隨州曾侯乙編鐘入選,填補了湖北省的空白。
聽著編鐘的悅耳樂音,來到隨州草甸子街歷史文化街區,感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這里曾是古隨州最大的水運碼頭。2023年3月,隨州啟動草甸子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改造建設項目,總投資約8.7億元。在改造過程中,嚴格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再現老碼頭繁華熱鬧的生活場景,展示古隨州歷史人文風貌。
今年元旦開街以來,這里成為眾多市民爭相打卡的地方。據介紹,整個街區全部建成后,將通過復原古隨州生活場景,呈現隨州歷史人文風貌,使之成為“老隨州的回憶地、新隨州的會客廳”。
不僅如此,隨州還藏著萬噸室外陶壇林。
黃鶴樓酒業(隨州)有限公司充分挖掘“工業+”的潛力,精心打造出“體驗式白酒文化之旅”和“紅色黨建文化學習之旅”兩條特色旅游線路,讓游客們深入了解華夏農耕文明始祖炎帝神農與酒的歷史淵源,以及隨州悠久的歷史文化,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
“這萬噸陶壇林實在是太壯觀了,加上濃濃的酒香,讓人流連忘返。”一點資訊張念表示。
更為神奇的是大洪山。其四周被平原環繞的地形,形成了近千米的垂直高度,是湖北省唯一的獨立內山。
大洪山“九景”如寶珠峰云海、白龍池倒影等,各具特色,美不勝收。
中國香菇之鄉的鄉村振興“金鑰匙”
眼下,正是香菇出菇的黃金時節。在廣水市郝店鎮關店村,村民忙著采摘、直播,臉上的笑容如香菇花紋一樣好看。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隨州是中國香菇之鄉,其香菇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享有中國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國際農產品知名品牌的殊榮。其從業人數30萬,年產值高達300億,成為湖北省乃至全國的香菇出口重要基地。
發揮優勢,發展香菇產業是隨州很多村的“首選”。
關店村緊盯香菇“土特產”這篇大文章,探索出“村戶共建、鏈式增值”香菇產業新模式,讓標準化生產再添互聯網思維,從專注傳統種植拓展至三產融合發展,最終實現從“種得好”到“賣得俏”。
如今,關店村菇園面積達到100畝以上,2024年菌棒產量突破百萬棒,帶動全村增收1300萬元,集體經濟突破百萬元,真正實現“一朵菇富一方人”。
4月14日,2024中國食藥用菌區域品牌價值榜發布,“隨州香菇”區域品牌價值205.8億元,繼續蟬聯中國食藥用菌區域品牌價值總榜第一。
隨縣洪山鎮溫泉村搶抓和美鄉村建設契機,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利用地理資源優勢,建成占地面積80畝的蘭博園基地,年交易額過億元,村集體年增收40余萬元,村民增收近500萬元;整合紅色資源,打造一條集紅色教育、培訓、體驗、觀光的紅色旅游精品線,為村集體增收40萬元;發揮香菇傳統優勢,引進農產品加工、運輸、冷凍貯藏等企業,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目前,隨州967個村(社區)中,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占比超過80%。
中國風機名城的綠色發展奧秘
在廣水市楊寨鎮,一個以循環經濟為主的工業園正在蓬勃生長。
該工業園搶抓國家“雙碳”戰略,變廢為寶,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促進園區循環化、工業低碳化發展。截至目前,已進駐低碳冶金相關企業21家,擁有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家,企校聯合創新中心1家。
“到今年底,園區鋼鐵產能達到350萬噸,年產值達到160億元,年稅收達到10億元。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達到200萬噸,實現年產值150億元以上,稅收15億元以上。”該鎮鎮長劉自海說。
廣水以風機產業而聞名,風機產業集群企業營業收入超90億元,被授予“中國風機名城”的稱號。
同時,智能裝備制造產業也快速崛起。毅興智能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中高端數控金屬切削機床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先后獲國家專利150余項,并獲評湖北省第一批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科技“小巨人”企業、湖北省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工信部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榮譽稱號。
“當前,我們正積極研發中高端數控車銑機床和鉆攻加工中心,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毅興智能經理聶光新說。
回望歷史,奮進當下,?隨州守護著中華文明的根脈。當前,隨州不斷強化支點意識、爭先意識,抬升發展標桿,把全部力量向“整體提升環境”聚攏,把全部工作向“助力支點建設”聚焦,努力為湖北“建成支點”蓄勢賦能。
面向未來,隨州的發展之路將更加澎湃,將以“江潮”之勢,奔涌向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