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狂人”與“佛山隱士”
馬斯克,從商人躬身進入美國政壇,出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高調裁撤政府機構,解雇數千名政府雇員,將美國政府的貪腐亂象公之于眾,甚至硬剛特朗普;
由商入仕馬斯克
何享健,曾婉拒中央候補委員提名并悄然退隱。
他們兩人,一個是美國的頂級商界人物,一個是中國的頂級商界人物,
在涉及政治,處理政商關系的岔路口,選擇了兩個極端:
一個投身其中,一個超然物外。
“佛山隱士”何享健
他們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結局。
馬斯克:以商業利斧劈向政治鐵幕
1. 天真者的代價馬斯克以“硅谷速度”闖入政壇,成立“政府效率部”首日便裁撤4000名公務員,甚至公開質疑特朗普的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項目資金虛實。他堅信商業邏輯能碾壓官僚體系,卻忘了政治的本質是“利益分贓”:公務員職位背后是政黨分肥、選區利益和游說集團的百年網絡。當7個州起訴其越權、LGBTQ+群體發起終身抵制時,他仍固執地認為“效率至上”能解決一切。
2. 權力的反噬定律馬斯克試圖用特斯拉的裁員邏輯改造政府,要求聯邦雇員自愿放棄終身制鐵飯碗。這相當于動搖美國政治生態的根基——公務員體系不僅是行政機器,更是兩黨權力交替的緩沖帶。當他強行獲取財政部支付數據時,官僚系統集體反撲的烈度遠超預期。相比之下,商鞅變法尚有秦孝公的絕對支持,而馬斯克僅有特朗普的口頭授權,注定成為權力游戲的犧牲品。
何享健:不談政治的造鐘人
1. 婉拒中央候補委員的深意2000年代,當高層遞出“中央候補委員”橄欖枝時,何享健經過長時間的思考,最終婉拒了高層的好意。
他深知:企業家一旦戴上政治光環,企業便有可能離開純粹的商業軌道,淪為權力博弈的籌碼。
這種清醒認知,讓美的避開了春蘭、長虹們的政商關系糾葛,專注打造“家族控制+ 職業經理人經營”的防火墻。
2. 造鐘者的制度智慧何享健的“去個人化”改革堪稱驚艷:
權力讓渡:將千億帝國交給毫無血緣的方洪波,只保留家族委員會對CEO的一票否決權;
分權設計:1997年頂住壓力推行GE式事業部制,讓每個業務單元自成“時鐘”;
政治避險:從不參與政績工程,卻通過納稅大戶地位獲得地方政府隱形支持。
這種“藏權于制”的智慧,讓美的在歷次宏觀調控中安然無恙。
正如他告誡方洪波:“你必須否定我,美的才有未來。”
生存法則PK:表演者VS造鐘者
Z察評論:兩個極端兩種結局
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功的馬斯克,從加入特朗普大選陣營開始,他已走上了政治失敗的不歸路。
他接下來的悲劇,印證了政治學的鐵律:
權力場上,活下來的從來不是最高明的刀客,而是遠離于此的山野隱士。
當他在輿論絞殺中焦頭爛額時,何享健正喝著普洱茶,美美地看著美的集團創紀錄地突破4000億營收,他的個人財富又增加了數百億。
這位“佛山隱士”用數十年經歷證明:處理政商關系的真正智慧,是讓企業成為權力無法忽視的鐘,而非隨時可棄的刀。
如果馬斯克有機會與何享健交流,何享健或許會讓他明白:
在中國哲學里,商人“不涉政治”,本身就是最高明的政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