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驛站接水的戶外勞動者
環衛工人劉其英正在打掃驛站衛生
驛站門口張貼的提示信息
清晨六點半,呂梁山間的寒意還未散去,63歲的環衛工人劉其英已從薛家灣騎著電動車來到柳林縣青龍村附近濱河南路的工會驛站。她熟練地停好車,掏出手機掃碼開門?!暗巍钡囊宦暎AчT應聲而開?!斑@里24小時為戶外勞動者提供服務。”她邊說邊往保溫杯里續熱水,在微波爐里加熱著自帶的早餐。
劉其英一來便忙著擦拭桌椅,整理物品,她是這片區域的環衛工人,同時也負責驛站的日常衛生。她臉上洋溢著樸實的笑容,熱情地招呼著進來休息的戶外勞動者。
“小驛站”裝著“大民生”
“大娘,你這驛站收拾得真干凈,東西也齊全。”一位快遞小哥走進驛站,放下手中的包裹,笑著對劉其英說。劉其英笑著回應:“那可不,咱這驛站就是為了讓你們有個能歇腳、喝水的地方??柿税桑孔约旱裹c水喝?!笨爝f小哥點點頭,走到飲水機前接了一杯水,咕咚咕咚喝了幾口。
這里算是柳林縣13個工會驛站中比較繁忙的一個。四月的山風裹著涼意,驛站內卻暖意融融。記者看到,工會驛站整潔舒適,各種設施一應俱全,三十幾平方米的空間被劃分為飲水區、充電區、休息區、醫療區和閱讀區。桌椅整齊地擺放著,各種書籍讓戶外勞動者們可以在這解乏閱讀。微波爐里傳來食物的香氣,原來是劉阿姨加熱的早餐好了。柜子上的角落里,醫藥箱安靜地擺放著,里面有感冒藥、降壓藥、消炎藥等常用藥品,還配備了量血壓、血糖的儀器,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方便。
上午九點,驛站逐漸熱鬧起來。環衛工王翠萍帶著血壓記錄本進門:“劉姐,再幫我量量?!眲⑵溆⒛贸鲅獕簝x,邊綁袖帶邊念叨:“上次高壓140,低壓100,這次咱們看是多少?”書柜前,快遞員高明輝累了,來到這里找了本《水滸傳》翻起來,“等件的工夫來這休息休息,比蹲馬路牙子強多了?!?/p>
“掃碼進門”背后的溫暖
“白天門都開著,晚上九點后掃碼進?!眲⑵溆⒉潦弥嬎畽C,手指向門邊的操作指南。這位身兼環衛工與驛站管理員的老人,對每件物品如數家珍:“充電插頭在第二層抽屜,還有急救包、血壓儀?!闭f著,送孩子上學的張磊沖進來給手機充電:“早上走得急,忘記給手機充電了,幸虧這兒能充應急電!”他抹了把被風吹得稍微僵硬的臉,和劉阿姨借充電器充起了電,“上回下雨,驛站借的雨衣讓我和孩子免被淋雨。”
工會驛站外,記者遇見正吃早飯的出租車司機陳師傅。他從餐盒里掏出妻子準備的餅子,用驛站微波爐加熱?!芭芤拱嗟睦匣镉嫸贾肋@兒能熱飯?!彼钢鴫ι蠌堎N的《工會驛站公約》,“用完微波爐要擦干凈,大家自覺著呢?!贝藭r,兩名建筑工提著安全帽進來接熱水,看見劉其英在拖地,連忙踮著腳走:“劉大姐,我們自己來,您歇會兒!”
24小時亮燈的溫情
在這個小小的驛站里,每天都上演著溫馨的故事。
戶外勞動者們在這里不僅可以解決休息、飲水、充電等基本需求,還能感受到來自工會和社會的關愛。劉其英說:“我們這個驛站雖然不大,但希望能給這些勞動者們帶來家的感覺,讓他們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有一天,一位老人在附近清河公園走路不知何故摔倒,摔得鼻青臉腫,我看到后馬上過去扶到驛站,并進行了簡單地包扎和救治,隨后打電話聯系她的家人送往了醫院?!眲⑵溆⒄f,“這樣的突發狀況時有發生,別看我們就是個服務站,有時候能救命呢?!?/p>
柳林縣總工會工作人員表示,工會驛站的建設是工會服務戶外勞動者的重要舉措,旨在為他們提供一個溫馨、舒適的休息場所,讓他們在辛苦工作之余能夠得到放松和關愛。未來,工會還將繼續加大對驛站建設的投入,不斷完善服務設施,提升服務質量,讓更多的戶外勞動者受益。
工會驛站里,不時有人進來打水、休息,劉其英總是熱情地迎接每一位到訪者。在這個小小的空間里,傳遞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溫情,也連接著工會和戶外勞動者的心。(記者 木二東)
來源:呂梁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