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9日訊 在生活中,鄰里糾紛時有發生,難以妥善解決的原因往往是雙方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能相互理解,又缺乏有效的溝通。近日,日照市仲裁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功調解一起侵權糾紛,有效地避免了潛在的法律訴訟,節省了時間和資源,同時有力維護了鄰里之間的友好關系,增進了鄰里和諧。
這起糾紛源于丙某下班回家后,發現家中出現了多處漏水,內部裝飾和家具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丙某心急如焚,立刻聯系了小區物業公司,期望盡快解決問題。物業工作人員迅速響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過一番專業排查,最終確認漏水是鄰居丁某家的衛生間水管破裂所致。這讓原本和諧的鄰里關系瞬間變得緊張起來。雙方就裝修及家具損壞的賠償問題展開了激烈爭執,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物業公司多次嘗試從中協調,但始終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不斷升級。兩個月后,丙某決定將丁某告上法庭,要求丁某賠償經濟損失共計20000元。
法院受理后,依照訴前調解程序,將該案件委派至日照市仲裁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調解員首先與雙方進行了深入溝通,詳細了解案件的具體經過以及雙方的訴求。丙某為了證明自己的損失,提供了受損物品清單和修繕費用的估算報告,詳細羅列了受損物品的名稱、數量、購買價格以及受損程度,并堅持認為自己的損失巨大,要求丁某賠償20000元,而丁某則對丙某的訴求表示質疑,他根據自己對市場行情的了解和自己的判斷,認為丙某的損失不會超過8000元,因此拒絕支付更多的賠償。
為了打破僵局,維系鄰里之間的“以和為貴”,調解員精心安排了一場面對面調解。調解現場,丙某情緒激動,言辭激烈,調解員耐心傾聽其訴求,向其強調“遠親不如近鄰”的道理,指出與鄰居保持良好關系的重要性,從長遠來看,和諧的鄰里關系帶來的生活便利和情感慰藉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同時,向丁某展示了丙某的直接損失,通過具體的損失數據和照片,闡釋其面臨的困境,并引導他換位思考,理解丙某因漏水遭受的實際損失。經過幾輪耐心細致的協商討論,調解員綜合考慮了雙方的實際情況、損失程度以及鄰里關系的特殊性,提出了10000元的賠償建議。這一建議既考慮到了丙某的實際損失,也兼顧了丁某的承受能力,更有助于鄰里糾紛的妥善解決。經過深思熟慮,雙方最終決定接受該調解方案,丁某當場支付了賠償款,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閃電新聞記者 霍平 日照臺 丁玉敏 通訊員 李慧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