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春4月19日電 題:吉劇刀馬旦的傳承:從黑土地唱到國際舞臺
中新網記者 郭佳
“這個眼神和手勢不對,太柔弱了……”吉林省戲曲劇院吉劇團排練室內,62歲的吉劇名家安靜芳正忙著糾正青年演員的動作。窗外晨光斜照,定格兩代吉劇人的身影。
誕生于1959年的吉劇以東北二人轉為母體,吸收了其唱腔、表演程式,同時借鑒了京劇、評劇等大劇種的表演體系,形成了兼具鄉土氣息與戲曲規范的獨特形態。
1987年,唱評劇出身的安靜芳轉投吉林省吉劇團(現吉林省戲曲劇院),專攻刀馬旦。彼時的她文武兼能、唱腔平雅流暢,塑造的樊梨花、鐵扇公主等形象膾炙人口。
4月10日,在位于吉林省長春市的吉林省吉劇團,安靜芳(左)在為青年演員說戲。 張瑤 攝
安靜芳曾在日本、英國、法國及東南亞演出。她記憶最深的是在日本演出《火焰山》,鐵扇公主揮動芭蕉扇,配合戲曲打斗,可謂威風八面,一舉征服觀眾,使吉劇首次“出?!北惬@成功。
從東北的黑土地到海外的大劇場,年輕的吉劇讓世界領略了它的獨特魅力?!巴鈬^眾聽不懂不要緊,我們的動作、表情、舞蹈都能傳遞情感。”安靜芳認為,吉劇的全球化密碼就藏在它的基因里——這個劇種保留著東北黑土地的幽默詼諧的風格。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安靜芳名列其中。實際上,傳承吉劇已成為她近年來的生活重心,而讓這個東北地方劇種更多地唱到國際舞臺,是她的心愿。
青年演員蘭夢是安靜芳的弟子,眼下她正在創作新劇目《目連救母之滑油山》。她在劇中大膽地使用了三米長的水袖來表演,如驚鴻翩躚,又似飛雪漫卷。“將東方武技轉化為戲劇語言,我覺得吉劇需要這種抓人眼球的表演?!碧m夢說。
作為中國最年輕的地方劇種之一,六十多年來吉劇在不停地進化,也面臨著各種挑戰。“年輕人是這個劇種的新希望?!惫蚀?,逐漸淡出舞臺的安靜芳,把更多精力放在排練廳,指導新人對吉劇進行著創新探索。
安靜芳認為,讓這個年輕劇種站穩腳跟的,是幾代藝人博采眾長的智慧——擷取京劇的程式化框架和行當,學習評劇的生活化敘事,借鑒川劇的絕活等。老藝術家指向窗外抽芽的柳枝:“就像東北的黑土地,能長出高粱也能開出郁金香。吉劇的秘密,就在這種包容創新的生命力里。”
夜幕降臨,排練廳里仍然忙碌,安靜芳時而示范花槍翻飛,時而點評唱腔轉韻,恍惚間那個閃耀世界舞臺的刀馬旦又回來了。(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