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隆盛、市井繁華的宋朝,城中坊市有一家 “福順面館”,木質招牌被歲月打磨得發亮,館內升騰的白霧與門口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構成了最鮮活的市井畫卷。
面館老板周阿福是個憨厚老實之人,他妻子早逝,只留下一個女兒周月如。
月如懂事之后,便在店里端茶遞面,幫父親照顧生意。更難得的是,一旦閑暇,便捧著書卷靜靜閱讀。她癡迷詩詞歌賦,久而久之,竟也能吟詩作對,是街坊鄰里公認的才女。
正因如此,隨著月如及笄,前來提親的人可真不少。可盡管媒婆說盡好話,月如總是紅著臉婉拒。
她并非不通情理,只是不忍父親十年如一日,天不亮就起來熬骨湯,自己若嫁了人,父親一個人操持面館太辛苦。
這夜暴雨如注,父女倆蹲在灶臺前煮面。
周阿福看著女兒臉龐,既欣慰又心疼嘆氣道:“你這傻丫頭,還不嫁人,是想讓爹這把老骨頭給你端一輩子面碗?”
“女兒愿意!”月如搓著手上的面粉回答。
“你總不能為了爹耽誤了自己的終身大事啊!”
“你就這么想我出嫁呀!那好,若有人能連對三副我出的對聯,那便考慮終身大事。” 月奴突然靈機一動。
周阿福聽了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好!我女兒的終身大事,本就該由你自己做主!”
誰也沒想到,這段隨意的雨夜閑語,竟成了后來轟動全城的軼事,因為周月奴真的就采取了這種方式。
到了招親那天,門前已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其中還有既期待又緊張的青年男子。
月如端坐在二樓的雕花窗前,隔著一層薄紗,聲音清脆如黃鸝:“第一聯 ——閉門即是青山客。”
此上聯看似簡單,實則意境深遠,暗含著遠離塵世喧囂、自得其樂的隱士情懷。
就在眾人冥思苦想時,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搖扇便來墨韻香!”
說話的是個年輕書生,名叫林墨,出身寒門卻勤奮好學,聽聞招親消息后連夜從城郊趕來。
他手中折扇輕搖,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學生以為,青山對墨韻,客對香,閉門搖扇,一靜一動,正應了才女的雅趣。”
月如心中一動,這下聯對仗工整,還將文人風雅展現得淋漓盡致。她微微頷首,又出第二聯:“常入云山沽野酒。”
林墨幾乎沒有思索脫口而出:“偶游書海得佳文!” 這次他特意提高了聲調:“云山對書海,野酒對佳文,求學之路不正如游山玩水,總能在不經意間收獲驚喜?”
圍觀百姓紛紛拍手叫好,月如的臉頰也染上了一抹紅暈。
最后一聯,月如凝視著樓下的林墨,輕聲說道:“面對面吃面。” 這上聯一出,眾人皆驚。
三個 “面” 字,字面是食客與面的相對,暗合當下面館場景,而“面”與“臉”的諧音雙關;既考對仗工整,又需破解文字游戲,想要對出工整又有深意的下聯,談何容易?
林墨的折扇停在半空,眉頭緊鎖。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人群中開始傳出竊竊私語。
就在月如以為要失望時,林墨突然抬起頭,眼中滿是堅定:“心連心放心!”
說到這里他向前一步,聲音更加洪亮:心是真心相待,心是心心相印,心是安心托付。學生雖無萬貫家財,但愿以一顆真心,換姑娘一生放心!”
此聯堪稱絕妙:“面對面”對“心連心”,字字相扣;“吃面”對“放心”,既解文字游戲,又表赤誠之心。
這一刻月如透過薄紗,看著林墨清瘦卻挺拔的身影,心中泛起陣陣漣漪。周阿福站在一旁,早已笑得合不攏嘴。就這樣,月奴和林墨因對聯結緣,最后相談之下,決定結為夫婦。
林墨月如婚后繼續幫父親打理面館,還將詩詞融入菜單,推出 “清平樂陽春面”“西江月炸醬面” 等特色菜品。
夫妻倆舉案齊眉,相互扶持,而 “面對面吃面,心連心放心” 的對聯,也被裝裱起來,掛在面館最顯眼的位置,成為了福順面館最珍貴的招牌。
每當有人問起這段故事,月如總會笑著說:“緣分就像一副對聯,對上了,便是一輩子。”
那月如的三個上聯,你有好下聯對嗎?歡迎留言討論。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劇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