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多余的大豆賣給印度,到底可不可行?
由于美國對我國征收的245%的高額關稅,然后我國對美國進行對等反制之后,目前中美之間的貿易幾乎停滯。對于美國出口到我國的大宗農產品大豆也是概莫能外。按照2024年的統計口徑,這一年美國大豆產量為1億噸,其中美國自己消化6100萬噸,出口3900萬噸,出口到我國的有2200萬噸,占比美國總出口量的56%,占比美國總產量的22%。我國為了反制美國關稅的霸凌,立刻從巴西進口了240萬噸大豆,占比2024年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比例的11%。從而使得美國那邊大量的大豆賣不出去,搞得美國廣大種大豆的農場主都哭了。那么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人口總量與我們中國差不多,目前已經超過我國,登頂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個國家說的就是印度,那么印度能否幫助美國消化大豆產能嗎?我們來看一下。
其實按道理來講的話,理論上可以。但是實際上美國在當下想讓印度幫助消化大豆產能,確實是太難了。為何這么說呢?我們接著往下看。然后有網友會說了,印度之所以難以幫助美國消化大豆產能的主要原因是印度人不怎么吃肉。這話當然有一定道理。我國進口美國大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養豬養牛養雞鴨鵝等,從而生產出肉,來滿足國內老百姓的吃肉自由。印度總人口有14.5億,其中不吃牛肉的印度教徒有11.5億,占比印度總人口的80%,請注意這里是不吃牛肉,而并不是代表印度教徒不吃肉。何況在這個世界上,人類消費的最主要肉類是豬肉,而不是牛肉。所以所印度人不吃肉這個說法并不完全對。而如今印度人每年人均消費肉類是多少呢?答案是5.7公斤。整個印度一年消費的肉類也就800萬噸。而我國人均消費肉類則有73公斤,全體中國人每年要消耗1.22億噸肉類。按照平均3公斤大豆產出1公斤肉類來算的話。我國為了滿足國內肉類消費的糧食為3.66億噸,這3.66億噸糧食比整個印度3.3億噸的糧食產量都還多。這3.66噸糧食,其中2.5億噸是靠國內糧食滿足的,剩下的1.06億噸需要進口大豆來解決滿足。而印度目前肉類消費量所對應的糧食消耗也才2400萬噸。印度在2024年糧食還出口了2150萬噸。反過來印度大豆進口量也才為1376萬噸。在2024年印度大豆產量約為2200萬噸,進口量為1376萬噸,印度大豆總消耗量不到3576萬噸。是遠遠不能和我國相比的。而美國每年出口3900萬噸大豆,其中2200萬噸賣往我們中國。印度想承接由于我們空缺下來的美國大豆產能,在當下是難以做到的。
印度之所以難以做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在于印度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太低了。目前印度的經濟總量雖然已經位列世界第5了。但是就人均GDP和經濟總量來說,都與我國還有5倍的差距。所以就造成了不是印度人民不愿意吃肉,而是放在當下是吃不起肉。印度要想替代我國來承接美國的大豆產能,從而改善國內老百姓的生活,實現國內的肉類消費自由的話,那么印度需要把經濟搞起來才行。至少在目前,沒有國家可以替代我國空下來的美國大豆產能。所以美國當下想將多余的大豆賣給印度,基本上是很難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