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八點,交口縣水頭鎮溫馨社區網格員正像往常一樣巡查樓棟,當看到重點住戶窗簾準時拉開時,巡查人員隨即在日志上做好記錄。這看似平常的“窗簾打卡”,正是該鎮積極實施“窗簾行動”守護全鎮獨居老人安全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水頭鎮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立足轄區實際探索開展“窗簾行動”,將窗簾開合的細微動態轉化為守護老年獨居群體的“安全密碼”,讓基層治理的精度可感、民生服務的溫度可觸。
三級黨建網格織就“防護網”。該鎮著力構建“鎮黨委—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三級穿透式黨建網格,黨員骨干化身“網格紅管家”包聯網格單元,創新推出“紅黃綠”三色預警機制:紅色重點戶由黨員突擊隊24小時響應;黃色關注戶納入“黨員責任田”每日雙巡;綠色普通戶由樓棟黨小組每周走訪。同時由縣紅十字會牽頭,組織社區黨員先鋒隊與紅十字志愿者簽訂幫扶協議,為老人定制包含窗簾標識、急救手冊的“暖心工具包”,生動詮釋“支部建在民需處、黨旗飄在服務中”的治理邏輯。
黨群共治編織“暖心鏈”。溫馨社區黨委推行“黨員帶頭+時間銀行”機制,老黨員服務高齡老人,以“時間資產”兌換養老服務,帶動800余名居民加入“低齡助高齡”互助鏈。溫馨社區、新華社區在微網格設立的“黨員先鋒崗”將“窗簾行動”與民生服務結合,黨員網格員在每日巡檢窗簾時同步收集老人“微心愿”,累計收集解決代購藥品、家電維修等民生小事20余件。
制度創新夯實“長效基”。該鎮黨委將“窗簾行動”納入“書記領辦工程”,建立“走訪收集問題—支部研判領題—黨員掛牌解題—群眾評價結題”閉環機制。通過23條群眾建議計劃打造老年食堂、社區學堂等民生項目,讓治理創新在制度軌道上持續發力,形成“解決一個問題、完善一項機制、惠及一方群眾”的治理效應。
窗里窗外,一簾之約。水頭鎮用黨建紅繩串聯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讓黨旗化作守護民生的溫暖屏障,在精準服務與制度保障中,寫就新時代“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生動注腳。(記者 韓笑 通訊員 張仁頡)
來源: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