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司機父親發長文訴苦,愿意加碼賠償,稱兒子廖某某是個孝順的好孩子,廖父: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大家就應該接受現實!
廖父變聰明了,不再惡語相加,開始主動爆料,這究竟是真相還是策略?
一篇長文欲逆轉真相,肇事者父親究竟說了什么?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車禍,一家三口殞命當場,隨著受害者家屬不斷發聲,加之廖父又口無遮攔,廖氏父子就此迎來一波又一波的譴責。
在事件相關報道的評論區里,幾乎都是呼吁判廖某某極刑的,輿論一邊倒的譴責讓廖父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雖然輿論的態度并不能成為左右案件最終結果的證據,但多少也要考慮大家的憤怒和民意。
輿論一邊倒的譴責除了是對逝者的同情之外,媒體對廖某某在事件中的一系列冷漠和囂張的描述,以及廖父的“神助攻”,讓這份同情有了憤怒的盔甲。
廖父究竟說了什么,讓有些人開始感覺事件可能要反轉。
廖父描述一:網絡上說我沒有道歉,其實是對方不讓我道歉!
一家三口全部喪生,夫妻兩個還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再加上年幼的兒子,這讓兩個家庭都絕后了。
道不道歉的意義還大嗎?讓不讓道歉又能怎樣?廖某某倒是在庭審的現場鞠躬道歉了,家屬的態度也很明確——不接受!
這讓家屬如何接受?一個因為和朋友吵架而飆車讓兩個家庭絕后的肇事者,讓家屬如何能夠接受他們的道歉?
廖父描述二:網絡上汽車廠商有很大問題,這個新車就開了一天半!
在相關媒體的報道中,均顯示涉事車輛是一輛二手電車,可廖父卻表示,這是一輛新車!
由于他兒子就開了一天半,就發生了如此嚴重的車禍,廖父認為汽車廠商有很大的原因。
有網友調侃:“現在車企這么倒霉嗎?”
還有網友諷刺:“一般叫善良,不是選擇這種名字的,都善良不到哪去”。
“科普”一下,廖父的個人社交賬號昵稱叫“善良不是選擇”。
廖父的意圖非常明顯,無非想把一部分責任推給汽車廠商,暗示汽車有問題。
可司法鑒定書當中明確顯示,涉事車輛轉向系、制動系、行駛系、及前照燈事故前符合GB7258-2017《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相關要求,既顯示均正常。
汽車廠商表示不背這個鍋,廖父想把一部分責任轉嫁給汽車廠商的美夢碎了。
廖父描述三:行車記錄儀顯示未超速!
看看涉事車輛的前擋風玻璃都碎成什么樣了,要知道,這條路限速40邁,在不?超速的情況下,撞人能把前擋風玻璃撞成這樣?
夫妻倆共同保護的孩子更是壯的身首異處,這叫未超速?
車輛是有記憶的,事后專業人員對車輛進行專業檢驗后發現,廖某某曾兩次將油門踩至100%的狀態。
128.96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在限速40千米每小時的道路狂飆,這叫做未超速?
廖父描述四:案發后我兒主動報警、積極施救、全程配合調查!
在之前的媒體報道中,在談到廖某某在事發之后的表現時,較為統一的描述是,廖某某并未報警。
在受害者被搶救時,他還坐在擔架旁邊抽煙玩手機,甚至和朋友調侃孩子的頭真硬,把擋風玻璃都撞了個洞。
坐到警車里,更是和朋友談笑風生,民警訓斥其毫無悔意。
廖父說他兒子當時主動報的警,而且全程都在積極的配合施救和調查,足以體現他深刻悔罪的態度。
由于小編并沒有找到事發時的視頻錄像,所以對廖父的這一反轉式的澄清持中立態度,畢竟眼見都不一定為實,關于相關細節的文字描述,的確無法確定真相。
廖父描述五:我兒平時非常孝順,絕對是一個好孩子!
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孩子犯了錯,自己打罵可以,但不希望或不允許別人對自己的孩子說三道四。
廖父說兒子平時非常孝順,絕對是一個好孩子。站在廖父的角度來看,我絲毫不懷疑這句話的真實性。
可即使廖某某平時非常孝順,那與案件本身又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呢?白寶山倒是對自己的母親非常孝順,但這也沒有耽誤他對別人痛下殺手。
我們不是不能理解一個父親迫切想要救兒子的心情,但這樣的表述又對救兒子有什么實際的作用呢?
人都是有多面性的,有些孩子在父母的面前像個乖寶寶一樣,但在學校里卻成了調皮搗蛋的“小魔王”,那我們要說這樣的孩子究竟是乖寶寶還是小皮蛋?
要是他在學校因為調皮闖了大禍,難道父母說他在家就是一個乖寶寶,就能夠彌補他所犯的錯誤?
廖父描述六:我愿意賠償100萬,加上一輩子的救贖!
廖某某的父親曾經找中間人傳話,希望能夠賠償80萬塊錢獲得受害者家屬的諒解。
這不是對受害者家屬的侮辱嗎?那可是三條人命呀!這可是把人家的香火都給斷了!別說給多少錢家屬都不接受,這80萬也太“侮辱”人了。
如今,廖父想要把賠償的金額提升到100萬,并加上一輩子的救贖,還是希望兒子如果能夠出來,就會為受害者父母養老。
未吃他人苦,莫求他人善!廖某某如今只是有可能被判死刑,廖父就已經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他又如何理解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他又如何理解絕后的絕望?他還能在網上發長文,他還能給受害人家屬打電話,他甚至還能威脅并顛倒黑白。
可受害者父母卻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甚至都給自己買好了墓地。
都說好鋼用在刀刃上、送禮要送到點子上。廖父至今也不明白受害者家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他們想讓自己的兒子一家三口都回來,廖父能做到嗎?廖父以為自己已經足夠“誠意”了,殊不知他的這份“誠意”在受害者家屬那里一文不值。
這就好比老師要讓畫老虎,你卻在那里畫起了貓,即使畫的再生動,即使畫的再多,也不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廖父描述七:不存在主觀故意或危險駕駛故意!
這個問題其實正是本案的核心,廖某某是否存在主觀故意或危險駕駛故意,極大可能影響對它的定罪和量刑。
廖某某當庭表示,他之所以撞上人,一是因為天黑視線不好,二是因為對當地的道路不熟悉。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解釋是蒼白的,不僅毫無說服力,甚至有給自己“挖坑”的嫌疑。
你說天黑看不清路,你說對道路不熟悉,那為什么還要飆車?為什么還要把油門踩到底?
同車的孫某已經提供證詞,她因為廖某某開的實在太快,祈求他開的慢一點,廖某某又為什么說——“撞死算了”。
廖某某的辯護律師說路段為上坡路,廖某某對車的性能還不太熟悉,難道這就是飆車的理由?
廖父描述七: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大家就應該接受事實!
時間的確不可倒流,人死的確不可復生,家屬的確應該早日走出悲痛,以防給自己也帶來更大的傷害。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大家的確不得不接受事實,但這句話也得看誰說出來,受害者家屬說出,那是一種無奈,若肇事者家屬說出來,那就有些“挑釁”。
“讓活著的人好好懺悔,好好生活下去不好嗎”?如果泄憤飆車撞死三人都可以活著好好懺悔,那還要法律干嘛?
一切“努力”都是徒勞,廖父的真實想法曝光
在廖父社交賬號的個人說明中曾有這么一句話——“一起交通事故奪去三條生命,我比任何人都痛徹心扉”!
他真的比任何人都痛徹心扉嗎?他究竟是在為誰心痛?
受害者王某的爺爺因為失去疼愛的孫女離世了,受害者胡某的父母也重度抑郁了,三個受害者均是他們的親人,難道肇事者的父親比受害者的親人還痛徹心扉?
既然他認為兒子被“網暴”了,為何又要把之前發布的澄清作品都刪除了?
網絡的確不是法外之地,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廖父在教育別人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約束一下自己?
當初是誰威脅受害者家屬,要讓人們全家死的干凈,又是誰說受害者的死亡是意外是天災?
受害者家屬想要為死去的親人討回一個公道,怎么就成了“人禍”。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看我律師怎么據理力爭!”怎么,要和全網的網友掰掰手腕?
廖父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公道自在人心”,有些時候,的確很難去窺探一個人的內心究竟怎么樣的,法律其實也不需要去窺視,證據就是最好的武器。
悲劇的確無法挽回,難道這也能成為“從輕處罰”肇事者的理由?
“懇請以無期徒刑替代極刑,令其用余生贖罪,警示世人珍視生命”。
這句話無疑把廖父的真實心態給暴露了,廖某某在庭審現場還指認交通肇事罪,廖父現在對判無期徒刑都是奢望。
要知道,交通肇事罪最多只能判七年有期徒刑,廖父此番言論說明了什么?只能說明在他的內心,也認為這起交通事故并不是“普通的交通肇事“。
看看律師們的態度吧,作為專業人士的他們,幾乎一直認為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極刑”,或許他們也有感性的一面,但他們拿出來的理由都是專業的分析。
時間如果可以倒流該多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