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劉恒是古往今來數一數二的賢君,他的治國之策,主打一個隨性,也就是“無為而治”,但是“無為”可不是“不為”,該出手的時候還是要出手的。
在漢文帝執政的這二十三年里,最令他感到頭疼的,就是邊境匈奴之亂……
匈奴之禍
漢朝與匈奴的仇怨,還要從劉邦的一個兄弟說起。在幫助劉邦奪取天下的功臣中,有兩個同名同姓的人,一個被稱為“兵仙”被封齊王,一個則被封為韓王。
為了做出區分,人們通常將這位韓王,叫做韓王信。
漢朝建立之后,韓王信也是異姓王之一,他被封為韓王,戍守太原以及太原北部地區。
漢朝初年的時候,內蒙古那邊其實并不是我們的領土,那邊是后來才占領的,當時的太原就已經算是邊疆了,再向北走就是匈奴的領地。
而當時的匈奴正處于擴張期,冒頓單于早就想帶兵侵占土地了。
而劉邦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于是他就讓韓王信再向北挪一挪,以防備匈奴入侵。
但是韓王信覺得自己很厲害,他直接就跟劉邦說:“要搬家就搬得徹底一點,您說的地方還是不夠靠北,我想去更北邊的地方。”
劉邦本來是想讓他駐扎于晉陽,但是韓王信卻非要搬到馬邑去,劉邦也沒有攔著他。
而冒頓單于得知此事后大喜,馬上帶兵出征,直接把馬邑圍了個水泄不通。
韓王信寫信讓劉邦來支援,劉邦卻并不打算救他,而他不想救人的原因很復雜,這里不提及。
當時,韓王信等不到救援,匈奴又向他拋出了橄欖枝,為了活命,韓王信只能投靠匈奴。
而劉邦那邊一聽說韓王信投降了,大喜過望,馬上就帶著大軍前來“平叛”。
最終,韓王信戰死,匈奴也撤走了,就像是什么事都沒發生過一樣。
而韓王信之前的領土,被劉邦賜給了自己的兒子劉恒,也就是后來的漢文帝。
在沒有當皇帝之前,劉恒只是一個普通的代王,掌管代國,抵御匈奴。
而他與匈奴之間的恩怨,也早就已經開始了,等劉恒當了皇帝之后,匈奴更是讓他頭疼。
漢文帝受母親薄太后影響頗深,是他的母親教他尊崇“黃老之學”,開始“無為而治”。
漢文帝在位時,在最大程度上減少賦稅,也減少了徭役,實行“輕徭薄賦”。
為了保證百姓的安穩,漢文帝下令盡量不打仗,能和平解決的事,基本不動手。
但是匈奴卻是不知悔改,總是來找他的晦氣。
如果漢文帝不搭理他們,他們就要闖進中原,燒殺劫掠。
如果漢文帝想要趕走他們,就要多派人手,但是要多派人手的話,就要多征兵,老百姓肯定不愿意。
因此漢文帝就陷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為了能讓百姓安定,他也只能苦一苦邊疆的戰士,讓他們堅守城池,如果守不住了,撤退也沒事。
話雖這么說,但是守衛邊疆的戰士們,卻沒有一個后退的,他們堅守城池,絕不讓匈奴前進一步。
就算他們暫時把城池丟了,也會想盡辦法奪回來,漢文帝和漢景帝在位時期,漢匈邊境經常發生摩擦,但是并未發生大規模的戰斗。
一直到漢武帝即位之后,漢朝才開始反擊,一開始只是小規模反擊,等霍去病成長起來之后,便開始了大規模反擊。
之前十分囂張的匈奴人,在霍去病面前完全不敢放肆。
雖然霍去病只與匈奴打了六年仗,但是他徹底殺滅了匈奴的囂張氣焰,讓匈奴再不敢再與大漢正面開戰。
可惜霍去病去世得太早了,如果他能多活幾年,匈奴就會早消失幾年。
衰敗與分裂
被霍去病趕出河西走廊之后,匈奴沒有了適宜的生存環境,內部矛盾與日俱增,有的部落連飯都吃不上了。
他們本來就是游牧民族,現在沒有了游牧的環境,根本無法生存。
漢武帝的曾孫漢宣帝在位時,匈奴的呼韓邪單于請求歸降,再不敢與大漢為敵。
當時的匈奴已經四分五裂,出現了好幾個單于。
有的人愿意向漢朝稱臣,只為換取一些糧食,有的人堅決不投降,就算背井離鄉,繼續向大漠深處遠走。
最終,他們分為了南北兩部分,一部分北遷,一部分成了漢朝的藩屬國。
雖然匈奴已經沒有能力再影響漢朝,但是逃走了的北匈奴,卻盯上了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重要的商業渠道,如果放任匈奴人在此劫掠,有損漢朝的威嚴。于是在漢元帝時期,漢朝大將陳湯再次出兵西域,進攻北匈奴。
當時的北匈奴已經逃到了很遠的地方,但是陳湯卻不打算放過他們,陳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說出了那句很火的話:“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最終,陳湯成功追上了北匈奴的郅支單于,徹底解決了匈奴之禍。
隨后漢元帝又將王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于,兩國關系重歸于好。
但是,匈奴人之所以會成為令整個漢朝都頭疼的難題,就是因為他們反復無常。
漢元帝在位時,又給他們糧食,又給他們媳婦,可是他們還想著造反。
王莽篡漢之后,中原戰亂不斷。他們看準這個機會,又有一部分人想搞事,結果又分裂成了南北兩撥人。
徹底消散
光武帝劉秀即位之后,南匈奴再一次投降,北匈奴再一次逃走。
而此時的北方暗流涌動,鮮卑人已經崛起,他們與匈奴也是死敵,他們之間的仇怨也要追溯漢朝初年。總之,北匈奴現在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他們只能向西北逃竄。
漢和帝在位時期,大將軍竇憲領兵出征,逼著北匈奴西遷,把他們趕到歐洲去了。歐洲人哪里見過這種陣仗,匈奴人雖然打不過漢軍,但是對付歐洲人可太簡單了。
匈奴在歐洲沒有敵手,對歐洲的經濟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歐洲人認為,匈奴是上帝專門來鞭笞他們的。
而留在中原的南匈奴,則是吃到了南北朝時期的紅利,匈奴人趁機入主中原,建立了前趙政權,司馬懿家族的西晉就是被前趙消滅的。
而前趙的建立者劉淵,是漢朝公主與匈奴貴族的兒子,說起來也算是跟老劉家有點關系。
自從匈奴人進入中原之后,他們與漢人以及鮮卑人發生了大融合,各族之間相互融合,已經密不可分,中原已經沒有純正的匈奴人了。
匈奴人已經消失,或者說他們無處不在。
不過,這世上就沒有真正的匈奴人了嗎?倒也未必。
之前我們提到過那些到歐洲去的北匈奴,他們到歐洲之后形勢不堪,當地人都很厭惡他們,自然不會主動與他們通婚。
而這些匈奴人又因為內部矛盾日漸衰弱,最終被歐洲各國圍起來揍,只剩下一小部分人,建立了一些小國家。
現如今想要找到最純正的匈奴人,只能去這些國家試試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