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是一個出土大量文物的地方,尤其是西安這座城市。地下到處都是古墓和珍寶,所以我們經常能在新聞中看到西安修地鐵時又挖到墓穴的情況?!暗叵挛奈锟搓兾鳌边@句話并不是虛言,學習書法的朋友也有所體會。我們臨摹的許多楷書名碑,原作就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館,比如《 顏勤禮碑 》和《多寶塔碑》等。
其中有一件文物意義非凡,原因是這塊碑的主人是“書圣”王羲之的后人,碑文是由“楷書四大家”之一歐陽詢親自書寫的,它就是《 王女節墓志 》。2011年,西安南郊的一個工地在進行地下檢測時,發現了王女節夫婦的大墓,這塊碑隨即重見天日。
根據銘文和專家的鑒定,這塊碑確實是歐陽詢所寫。《王女節墓志》鐫刻于唐貞觀十年(636年),當時歐陽詢已經80歲高齡了。這件作品也被認為是“歐楷”晚期風格的代表作,雖然已經過去近1400年,但它保存得相當完好,字跡清晰可辨,筆畫結構嚴謹精致,至今無人能超越。
《王女節墓志》出土時,志蓋、志身和螭首都還在,因此西安碑林研究員表示:“這種規格、這種完好程度,完全可以申請國寶級文物了”。這塊墓志長寬均為56厘米,文字共有23行、506字,單字大小約為2.5厘米,與《 虞恭公碑 》一樣,都是“歐楷”晚期的精品。
這件作品的筆法扎實有力,橫畫越寫越重,收筆時頓挫回彈,尖銳的筆畫入得深,出得鈍,提按分明。筆畫的主次分明,橫畫較長,豎畫較短,豎畫短小而有力,首尾凝重。撇畫和捺畫的筆勢舒展,向左右外拓,勾挑含蓄而自然。轉折處既有方折,又有圓轉,既有頓挫剛健的感覺,又有婉轉內斂的美感。
“歐楷”個性鮮明的三角點和豎彎鉤,還保留了一些隸書的風格,筆隨鋒轉,收放自如?!锻跖澞怪尽返慕Y字工穩而險奇,橫畫向右上傾斜,重心時高時低,左右結構的字時而左輕右重,時而左重右輕。上下結構的字重心位于字的上半部,給人一種泰山壓頂的感覺。這件作品每個字的筆法和結字都豐富多變。
墓主人王女節出身 瑯琊王氏 ,她的經歷非常傳奇,歷經兩次改朝換代依舊榮華富貴。她十二歲時嫁給了南陳義陽王陳叔達,后來陳朝被隋朝所滅,但她依然得到了禮遇。
等到唐朝統一天下后,夫妻二人又得到了李淵和李世民的照料,王女節被封為江國夫人,這也是她的子孫能請來歐陽詢寫碑的原因。
《王女節墓志》是“歐楷”的經典之作,用筆純熟,法度嚴謹,每一筆都毫不含糊,是學習楷書的絕佳字帖。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