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江蘇網友發帖稱,南京學區房的春天到了。不再優錄,不再擇校。
南京鼓樓區的一則消息,引爆了各個家長群:不再優錄,不允許擇校。最后這一個多月是今年學區落戶最后的時間??!這一波取消優錄,取消跨區擇校的政策一出,南京學區房的價格要起來了。
- 這究竟是咋回事?
這兩天,南京2025義務教育招生政策發布,大家都在找不同。
今年跟以往最大不同就是上線了“南京市義務教育招生信息化服務平臺”,以前都是學校線下收材料,現在讓家長直接到平臺上登記,戶籍、房產、學區都要一一對應,系統自動比對,容不得一點誤差,沒有什么可操作性。
關鍵是,平臺可溯源可追蹤,一旦有異常,監管部門就能查出來,公開透明,誰又會去冒這個險呢。
有學校已在招生群通知家長,凡是不在學區范圍的學生都無法注冊,因此所有不在學校施教區的學生都無法錄取。
從“我的南京”入學報名流程來看,家長能做的就是填寫報名信息,等待核驗,如果搖號搖中了,那就選擇搖號的學校。
一些升學路徑行不通之后,必然有家長會尋求更穩妥的方式,首當其沖的就是學區房,利好學區房是肯定的。一條路被阻斷了,有部分家長另擇他路也是情理之中,要注意落戶的時間,以免耽誤孩子入學。
- 針對此事,網友們迅速圍觀,紛紛議論。
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各抒己見”:
不優錄掐尖,就沒有了“學區”,慢慢資源分散,優勢慢慢就越來越小了,群雄逐鹿,各霸一方時代來臨。
總體來說對小孩不利,普娃在什么學校都是普娃,不要迷信牛校他無法改變小孩的能力上限,但好苗子到了那種雞飛狗跳的學校大概率水平會下降。
公辦校優錄生原本就是在民辦手里吸引生源,這些優錄生不會買學區房,人家直接去民辦。真正可能轉成買學區房的也就是占比很小的那些花錢擇校的人,這些人給買盤增加太有限了。根本原因其實還是2012年底開始已經嚴管擇校了,現在公辦校里面學區生原本就是大部分,再刺激能刺激啥?強心針還能一直打一直活命啊。
這才是真正的公平和真正的減負。小學的孩子終于可以不為優錄而負重補課了。家長多努力吧。
學區房才是最大教育不公平,沒房就沒法享受優質教育了?優質生源、優質師資、科學管理和消息更靈通堆起來的名校。禁止擇優斷了名校的優質生源,幾年后看看名校的含金量吧。優質師資強制流動,更多學生有機會享受高質量教育,包括和的管理者和校長。至于消息靈通,優質教師和校長均衡之后,這塊優勢也不再了。
好學校是靠一群高智商、悟性好、勤奮的學生撐著。這種不搞優錄的用不了幾年成績就會滑倒谷底,最終淪為雞肋中學。家用牛娃的聰明家長不應該去追學區房了,要進有好生源的學校,與強者同行才能看見更廣袤的風景。
- 說到學區房,近日,有北京網友發帖,知道大家為什么買學區房了嗎,買的不是學校,是家長…
根據該網友配發的信息,這是另一個疑似老師網友的發帖。核心要點,就是老師都在盡力輔導一個掉隊的孩子,結果費力不討好,反而被家長投訴,逼得老師道歉。結果老師將此事發群里,居然無人回應,聲張正義,于是讓老師們寒心了,干脆妥協放棄。
有網友直言,學區房就是把不愿教育投入的奇葩家長給篩選掉!也有網友評論,學區房通常都是好學校,兩大現實:房價貴,家長經濟相對有實力,倉稟足而知禮儀,比較容易溝通,比較配合,比較重視孩子教育,簡單的說就是家長和孩子素質都比較好。
- 學區房是在篩選家長的。這的確有一定道理,或者是是大概率事件。
可以這么理解,雖然學區房說的是學生上學,但是前提是家長已經在此前的競爭者勝出了。
也就是說,已經進行了多輪的家長篩選。換言之,如果家長是卷王,學校啥也不做,學校成績就會變好,學??诒蜁絹碓胶?,反之,如果家長都是躺平,學??诒蜁儾睢?/p>
只要這個學校,周圍學區房買房的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家長都是本地985、211的,特別是爺爺奶奶都是本地的大學生,那這所學校一定會越來越好。而且,這類學校一般都在大學旁,或者政府機關單位家屬院的學校,以及大廠附近的學校。
而南京這次招生政策調整,勢必會拉動一些學區房房價的提升。畢竟,有很多家長還是愿意為孩子教育投資的。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好學區選擇??傊鳛榧议L,還是應該努力提升自己,先把自己變優秀,無論是財富的積累,還是學識的增長,這樣才能給自己孩子更好平臺的起跑機會。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