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2年,董昭、荀攸等人提議讓曹操進封魏公,董昭私下與荀彧商議此事,荀彧以曹操起兵是為匡扶漢朝為由拒絕了,同年,曹操南征孫權,讓荀彧隨軍,隨后荀彧在壽春去世。
荀彧之死的版本很多,但毫無疑問,荀彧之死,曹操脫不了干系。
荀彧是因為反對曹操稱魏公而莫名其妙去世的,但是同為潁川荀氏家族,并且是荀彧堂侄的荀攸卻支持曹操稱魏公,這顯得有些詭異,更詭異的是:尚書令荀彧去世后,曹操讓荀攸擔任尚書令,以接荀彧的班,這一事件耐人回味。
仿佛是曹操逼死潁川士族的首領,然后又找了個潁川荀氏的人當首領。
荀彧
荀彧在世時,潁川士族儼然以荀彧為首領,朝廷之上的很多人才來自荀彧的推薦,比如鐘繇、郭嘉、陳群、杜襲、司馬懿、戲志才,甚至連荀攸都是荀彧推薦給曹操的。
但是,荀彧與荀攸的政見是完全不同的,荀彧反對曹操稱公,荀攸提議曹操稱公,一個反對,一個支持,一個忠漢,一個忠曹,這是為什么?
1、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讓同一家族中的人投靠不同的勢力,以保證任何一個勢力奪取政權之后,其家族都有一脈保存下來,這就叫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中,這么做的本質是為了在殘酷的政治斗爭中保存家族。
同時期的很多家族是這么操作的,比如諸葛亮家族,諸葛亮本人投靠了劉備,他的哥哥諸葛謹則投靠了孫權,而同為宗族的諸葛誕則留在了曹魏,一個家族中的成員同時投靠了三國三大政權,無論哪個政權贏了天下,諸葛家族都有一支存活下來。
諸葛亮三兄弟在三家政權效命
袁紹的家族也是這樣,一部分留在朝廷被董卓給殺了,袁術則在淮南起兵,袁紹在冀州創業,同一家族在不同的地區發展,這樣做能分散風險,對家族有益。
潁川荀氏同樣是這樣,荀彧有個弟弟叫荀諶,他最早投靠了袁紹,荀彧也投靠過袁紹,不過后來他又帶著家族投靠了曹操,就這樣潁川荀氏在袁紹和曹操處都有分支,無論哪一方贏了,潁川荀氏都能存活下來。
荀彧和荀攸是同一宗族,又是叔侄,他們都投靠了曹操,但他們的政見是不同的,這是一種特殊的雞蛋不放在同一籃子中的表現。
荀彧忠漢,荀攸忠曹,無論歷史如何發展,潁川荀氏都有一支會勝出,不會因此導致族滅,這樣能讓家族延續,如果兩人是同一政治立場,當荀彧與曹操分歧時,那荀攸也有可能活不了,荀彧和荀攸兩人可是潁川荀氏在曹操政權中的骨干。
荀彧家族也一樣,荀彧投靠曹操,他兄弟荀諶投靠袁紹
司馬家族也是一樣,司馬懿奪權之后,司馬師、司馬昭等人就加緊篡位,而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卻一直表現為忠臣,曹髦被殺時,司馬孚跳出枕著曹髦的尸體痛哭流泣,司馬代魏時,司馬孚對曹奐說他永遠是大魏的純臣,司馬篡魏時,司馬孚是參與了的,只不過比較低調,他算哪門子純臣?還自稱魏臣?這不是就是作戲,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以分擔風險。
2、荀彧的結局讓荀攸不得不忠曹。
荀彧最早反對曹操恢復九州制,后來又反對曹操稱魏公,曹操就把荀彧逼死,荀彧的結局讓潁川荀氏看到了風險,為了家族的利益,荀攸不得不表現出忠曹。
對于士族大族來說,宗族的利益大于國家和個人,別不信,荀彧就是這樣做的,董卓作亂時,荀彧認為他的家鄉可能會遭遇戰亂,提前率領族人北上冀州投靠袁紹,發現袁紹不是雄主之后,又離開袁紹投靠曹操。
注意了,荀彧投靠或離開袁紹都是帶著整個宗族的,不是他一個人。
《三國志 荀彧傳》:鄉人多懷土猶豫,會冀州牧同郡韓馥遣騎迎之,莫有隨者,彧獨將宗族至冀州。
荀攸跟荀彧政見不一樣很正常
起初,荀彧的族人和同鄉大多懷戀故土,不愿意離開,當時正好遇到冀州牧同郡人韓馥派遣騎兵來迎接他們轉移,但沒有人愿意跟隨離開,只有荀彧帶著族人遷到冀州。
荀彧這是把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其次才是國家,很多人認為荀彧忠漢,實際上荀彧忠的是他的宗族,而不是漢朝。
荀彧為曹操出謀劃策時,多次以漢高祖類比曹操,荀彧是何等聰明的人,難道不知道曹操的心思?他之所以一直跟隨曹操,就是因為只有曹操才是成大事的人,袁紹不是。
荀彧跟隨曹操二十多年,因為反對曹操稱公而去世,問題的關鍵是荀彧為什么要反對曹操稱公。
荀彧與曹操
表面上看荀彧是以曹操起兵是匡扶漢室為由來反對的,實際上荀彧不希望改變現狀,因為曹操一旦稱公,就邁開了篡位的步伐,接下來曹操還要稱王,最終是奪取政權。
荀彧很清楚,但是他為了宗族的利益必須反對,一旦曹操稱帝,肯定要收回實權,不會允許荀彧這樣的士族領袖左右朝政,到時候潁川荀氏就有可能被邊緣化,這不符合荀氏家族的利益,荀彧不得不反對。
荀彧一反對,結果被曹操逼死,荀氏家族在曹操的威逼之下,不得不臣服,否則整個家族有可能不保,因此荀攸選擇忠于曹操,支持曹操稱魏公,以保全宗族。
對于家族利益來說,荀彧個人的死不值得什么,不僅僅是荀氏家族是這樣的,東漢末年絕大多數士族都是這樣的。
在士族眼中,家族利益大于國家利益
比如陳登家族,作為徐州當地的士族,誰主政徐州,陳登就投靠誰,沒有絲毫忠心,陶謙主政徐州時,陳登擔任典農校尉,陶謙去世后,陳登支持劉備主政徐州,呂布偷襲了劉備的徐州后,陳登無穎支持呂布,呂布還沒有被曹操擊殺時,陳登就暗中投靠了曹操。
陳登是沒有任何忠誠的人,他忠誠的只有自己的宗族,荀彧也是一樣的,為了家族利益,他們可以犧牲所有的個人利益。
荀攸去世后,魏帝曹芳下詔祭祀荀攸于太祖(曹操)廟庭,但是同為荀氏家族的荀彧卻沒有入曹操太廟,這是兩人根本區別,說明荀攸忠曹,荀彧并不忠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