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近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維持在4.25%至4.50%之間。美聯儲自2024年9月連續降息,這是今年1月以來美聯儲連續第二次維持利率不變。分析認為,美聯儲在未來數月可能都會“按兵不動”,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美聯儲本月最新發布的經濟形勢調查報告(褐皮書)顯示,多數轄區預計加征進口關稅將迫使企業提高產品價格。
美國航母(資料圖)
就在兩天前,特朗普剛宣布申請1萬億美元國防預算,聲稱要“建設史上最強美軍”。看似矛盾的信號,實則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全球戰略攤牌。美國超市貨架上的中國制造商品價格一夜翻倍時,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不僅是貿易戰的升級。特朗普政府內部文件顯示,加稅清單中60%的商品涉及軍民兩用技術,包括稀土、精密機械和半導體材料。白宮經濟顧問私下承認,關稅戰的真實目標是“切斷中國軍工復合體的技術輸血”,為美軍2030年亞太軍事部署爭取時間窗口。
所以美國現在也在積極為自己找退路,前幾日美國副總統萬斯率代表團“到訪”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上的美軍基地。萬斯當天在島上一邊抱怨當地天氣寒冷,一邊大肆批評丹麥政府在格陵蘭島的防務等方面投資不足,同時告誡世界要“認真對待”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這片土地的渴望。“格陵蘭島對于美國的安全至關重要,而它現在非常脆弱。如果格陵蘭島人民愿與美國合作,而且我也認為他們最終會與美國合作,我們可以讓他們更安全”。
美國士兵(資料圖)
格陵蘭島的冰層下埋著三座“金礦”:第一是500億桶石油,相當于美國現有儲量的四分之一,能喂飽美國工業20年;第二是150萬噸稀土,造導彈、芯片全靠它,足夠美國擺脫對中國的依賴;第三是4萬億立方米天然氣,北極冰層一融化,這些資源就能直接變現。特朗普團隊早就算過賬:拿下格陵蘭島,美國稀土供應鏈危機立刻解套,F-35戰斗機生產線再也不會被卡脖子。 美國打算砸120億美元開發這些寶藏,連島上的鈾礦和氦氣都不放過——這些正是新能源革命的命脈。
稀土不是土,而是17種金屬元素的統稱。它們像"工業味精"一樣,能讓材料性能發生質變:鋱讓雷達更敏銳,釹鐵硼磁體讓發動機更強勁,鏑則像隱身的魔法師,幫助戰機涂層吸收雷達波。美國防部原計劃2028年前列裝200架F47,但中國管制令讓這個時間表充滿變數。盡管美國戰略儲備了部分稀土,但路透社調查顯示,其庫存僅夠維持18個月的中等規模生產。更棘手的是,稀土分離技術80%掌握在中國手中。
稀土(資料圖)
事實上,中國已展現出與美國經濟體系“部分脫鉤”的戰略準備。作為全球10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在供應鏈多元化和內需市場拓展方面具備堅實基礎,足以應對外部壓力。同時,中方早在12年前就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中國至今已同周邊17國達成構建命運共同體共識,同周邊25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成為18國的最大貿易伙伴。經過12年的布局,中方終于等到這一刻,在特朗普喪失理智瘋狂加稅之時,有足夠的底氣與之叫板。
美國稀土這塊兒遇到的難題,其實暴露了一個很殘酷的事實:現在全球化這么發達,任何一個國家都別想靠自己單干就當老大。等五角大樓建的那個冶煉廠開始冒煙的時候,可能暫時能讓美國緩一緩“稀土不夠用”的慌,但這事兒也會讓全世界的關系變得更復雜、更分裂。就像麻省理工的那個教授理查德·萊斯特說的:“21世紀拼的不是誰家礦多,而是誰能弄出個更公平、更環保的資源大家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