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問題學者、全球化智庫副主任高志凱的一番言論在網絡上引發強烈反響。在回應外媒關于中美市場關系的挑釁性提問時,他擲地有聲地表示:“中國已經存在了五千年,在大部分時間里,根本沒有美國這個國家,我們次次都活了下來。如果美國想霸凌中國,我們會見招拆招,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繼續活下來”,這一回應迅速在網絡上傳播開來,引發了網友們的強烈共鳴。
中國作為唯一未中斷的古代文明,其文化、制度和社會治理模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獨特的韌性。中國有著悠久的史學傳統,形成了以史為鑒的治理智慧。中華書局出版了大批經典的歷史讀物,以史為羅盤,可辨興衰之道;與先哲對話,能解當下之惑。
《二十四史》(簡體字本)(全六十三冊)
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
《清史稿》(簡體字本)(全十二冊)
趙爾巽等 撰
以“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為代表的歷代史書,使中國和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上惟一擁有數千年連貫、完整歷史記載的國家和民族。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古籍整理出版事業最高成就的標志性成果,享有“國史”標準本的美譽。
《資治通鑒》(全二十冊)
[宋]司馬光 編著
《資治通鑒》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編年體史書,記載了戰國至五代期間1300多年的歷史,向為史學界所推崇,在收集史料、考訂事實、編排年月及文字剪裁潤色等方面都代表了古代編年體史書的最高成就,是古代歷史研究的基本典籍。標點本以清朝胡克家翻刻的元刊胡三省注本為底本,是史學界通行的整理定本。
《綱鑒易知錄評注》(全八冊)
國務院參事室 中央文史研究館 編
鄧小南 主編 肖永明、閆建飛等 評注
《綱鑒易知錄》107卷,是清代學者吳乘權編纂的綱目體史書,記載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至明末的歷史。全書取材于《通鑒外紀》、《通鑒前編》、《通鑒綱目》、《明紀鈔略》等史書,將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歷史大事刪繁就簡地編成一部完整且簡明易懂的中國通史。《綱鑒易知錄評注》吸收1960年點校本《綱鑒易知錄》成果,并核校原底本(掃葉山房石印本),改正原書文字訛誤,并對其中的史實錯誤以注釋的方式加以說明,形成準確、完整的文本;對地名、紀年、職官典故、生僻字詞等施加注釋,疏通文意;在每卷開頭、卷末和文中重要關節,加以評論,體現以史為鑒的優良傳統,為治國理政和思想道德建設提供借鑒。
《資治通鑒》(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十八冊)
[宋]司馬光 編著 沈志華、張宏儒 主編
本書原文以標點本《資治通鑒》為底本,權威準確,譯文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等權威學術機構的六十余名專家翻譯,流暢生動,是適合普通讀者閱讀的《資治通鑒》讀本。
《復興文庫》
金沖及 總主編 鄭師渠、張海鵬、陳晉、張樹軍、謝春濤、張宏志 副總主編
《復興文庫》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以思想史為基本線索,精選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關的重要文獻,全景式記述了以中國共產黨人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兒女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而不懈求索、百折不撓的歷史足跡,集中展現了影響中國發展進程、引領時代進步、推動民族復興的思想成果,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邏輯、思想源流和文化脈絡。《復興文庫》共五編,目前第一至三編已出版發行,第四編、第五編正在完善。
《蔡東藩歷朝通俗演義全集》(全二十一冊)
蔡東藩 著
《歷朝通俗演義》以章回體演義小說形式記述兩千多年間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全書情節精彩,易讀易懂,堪稱“通俗版二十四史”,適合各年齡段讀者,自民國年間問世以來廣受好評,行銷超千萬冊,是絕佳的中國歷史、傳統文化入門讀物。
《中國歷史故事(少兒彩繪版)》(全十冊)
中華書局編輯部 編
《中國歷史故事》取材于“二十四史”、《清史稿》、《資治通鑒》等中國古代重要的史籍,用孩子看得懂的語言,生動講述各個朝代的經典歷史故事,在故事里介紹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并配有彩色卡通插圖。
《中國近代史(1840—1919)》
李侃、李時岳、李德征、楊策、龔書鐸 著
本書是國家教委推薦的高等學校文科教材,由國內著名近代史專家共同執筆。全書分7章,敘述了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共80年的歷史發展過程。本書內容充實、敘事清楚、篇幅適中,是高校師生的理想教材,也是廣大干部群眾學習近代史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優秀讀物。
《中國近代史(1919—1949)》
龔書鐸 主編 方敏、馬克鋒、耿向東 編著
本書由著名中國近代史研究專家龔書鐸主編,召集近代史研究及高校教材編寫經驗豐富的三位著名學者參與編寫。本書起于1919年五四運動,迄于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全書適應學術研究、高校教學及廣大歷史愛好者的需求,自面世以來經久不衰。
《用年表讀通中國史》
雷敦淵、楊士朋 著
這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更是一本有趣的歷史書。全書分為“歷史年表”和“歷史事件敘述”兩大部分,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講述史前至民國時期的中國史。每章有一總說,配有精美插圖。
《中國歷史年表(修訂珍藏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歷史年表》課題組 編撰 李鐵映 監制
幫你在最短時間內理清歷史脈絡,成為歷史達人!一張大表把中國歷代帝王世系和中國歷史發展大勢徹底弄清楚,年表中還包括每位皇帝的在位年限、主要年號等內容。年表內容實用,生僻漢字有注音。
《中外歷史對比年表》
陳會穎 編著
本書以時間為序,采取左為中國大事年表、右為外國大事年表的體例對比編排中外歷史發展進程,直觀形象,有助于讀者:(1)了解和掌握在同一時間段發生的中外史事,特別是利于學生對比記憶來易于記住;(2)在同時段發展的對比中,發現中國文明何時領先于世界文明,何時落后于其他文明,深思民族發展的命運。
《中國史綱》(國民閱讀經典)
張蔭麟 著
《中國史綱》是張蔭麟先生短暫一生留下的惟一專著,原為作者受聘編寫的高中歷史教材的一部分。作者依據自己的歷史觀對東漢前的中國史實作了較為嚴格的選擇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索所得”融會貫通,用講故事的方式寫出期間社會的變遷、思想的貢獻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章節安排簡要得當,文字技巧活潑動人,思想智慧透徹通達,隨時流露出作者的才情與用心。此次出版,將作者未完成的第十二章和作者為該書宋史部分撰寫的三篇文字,列為附錄。并選配彩圖20余幅。
《中國通史(圖文導讀版)》(呂思勉歷史著作集)
呂思勉 著 張耕華 導讀
呂思勉先生是民國史學大家,所撰寫的歷史讀本廣受讀者青睞。《中國通史》原為呂思勉先生為復興高級中學撰寫的本國歷史教科書,自出版以來暢行九十余年。這部通史分為緒論、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現代史、結論共六編,概述了從上古時期至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歷史。用白話文書寫,行文舒暢,史事與史識兼備,是公認的通史佳作。
《呂著中國通史(圖文導讀版)》(呂思勉歷史著作集)
呂思勉 著 張國剛 導讀
《呂著中國通史》上冊(上編)為“中國文化史”,作者仿照古代史書的典制體,從大文化角度論述婚姻、族制、政體、階級、財產、官制、選舉、賦稅、兵制等十八個專題;下冊(下編)為中國政治史,講述近二十個朝代的興衰更替。作者不僅對十八個文化專題和朝代興衰史的主要面貌做了敘述,而且多有精彩評論。
(統籌:一北;編輯:思岐)
(來源:中華書局191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