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長文創作激勵計劃#
“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
2014年,唐國強憑借這條洗腦廣告,讓藍翔技校成為家喻戶曉職校品牌的同時,也以一種另類方式讓自己在電視上“霸屏”多年。
作為一位久負盛名的老藝術家,唐國強也因為這句廣告語,導致口碑下滑。
他飾演過的角色可謂貫穿“中華上下五千年”,諸葛亮、雍正等角色都是影史上不可或缺的經典。
其中唐國強飾演的毛主席角色尤其深入人心,許多觀眾都稱贊他是古月以后毛主席特型演員的第一人。
可就因為這句廣告語,導致別人再看他的作品時都會非常出戲。
當大家認為唐國強之后,毛主席特型演員后繼無人的時候,侯京健脫穎而出,被廣大觀眾認為已經接班唐國強。
那么,侯京健都出演過哪些作品?他與古月和唐國強之間孰強孰弱?
一 特型演員古月
毛主席特型演員非常多,最出名的就是古月和唐國強,而古月被觀眾奉為第一人,但他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長得像而已,更重要的都在不為人知的背后。
古月與毛主席的年紀相差很大,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古月還只是一個剛滿十歲的孤兒,在廣西一個將要解散的孤兒院等待別人領養。
解放軍進城的時候,古月跟著小伙伴去大街上看隊伍,戰士們頭戴五角星,對老百姓十分客氣,就有人告訴他,這是毛主席的隊伍,這是他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
解放軍的威武形象在年僅十歲的古月心中扎下了根,他對孤兒院的小伙伴說,我也要參加毛主席的部隊。
恰巧這個時候,部隊文工團在當地招小兵,古月找到部隊報了名,成功加入文工團。
至此,古月在文工團待了整整42年。
成年之后的古月身高一米八,外貌與毛主席十分相近。
有一年,文化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尋找毛主席特型演員的文件發到了云南,大家一致建議他拍定妝照試試。
就這樣,古月的照片被放到了葉劍英的辦公桌上。
葉劍英一錘定音后,八一制片廠當即發出調令,讓他趕往北京參加電影《西安事變》的拍攝工作。
古月憑借著這部電影一炮而紅,被全國觀眾所熟知。
在此之后,另一部電影《毛澤東的故事》就像是一部專門為古月而量身定做的一樣,他在鏡頭前的每一個表情動作,每一句方言臺詞,都在傳遞著偉人的智慧和思想。
面對導演的特寫鏡頭,古月身上散發出一種與生俱來的自信。
當劇中的他昂首闊步地行進在整齊劃一、氣宇軒昂的檢閱隊列前時,他那恢弘的氣度和偉岸的風采,與曾經開國大典中記錄下來的景象一般無二,那一刻歷史閃回了從前。
1991年,在史詩片《大決戰》三部六集的長篇巨制中,古月更是以他逼真、自如的表演,統帥著長達十個多小時的時空,為這部影片的成功奠定了一個最為關鍵的基礎。
他的表演不僅僅是普通觀眾覺得像,更是得到了毛主席身邊工作人員的認證,更是感動了毛主席的女兒李敏和李訥。
古月在李敏家做客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背后的付出讓人敬佩。
當他得知自己要飾演毛主席時,他就一直在研究毛主席,成千上百遍的觀看有關主席的資料片,有什么發現和心得就會立刻記下來,慢慢的琢磨。
有一次,古月發現毛主席吸煙的動作和一般人不一樣,主席因為手大,所以吸煙的時候喜歡把煙夾在手指中間,湊到嘴邊的時候整個手掌就把嘴罩住了。
李訥擁抱古月
古月就把這個動作記了下來,表演給曾經在毛主席身邊工作過的人看,大家很驚訝:“你怎么學得這么像?”
因為放資料片比較麻煩,日常生活中,古月就經常將毛主席的照片放在身邊觀察。
一來二去,竟然收集了600多張,逐漸將主席的各個動作爛熟于心。
李伯釗、楊尚昆、古月、于是之
因為古月扮演的毛主席太過相似,又是一個孤兒,就有不少人開玩笑,古月不會是毛主席遺散的兒子吧。
這樣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最終也沒能逃過病魔,于2005年逝世。
二 唐國強追求神似
有了古月的珠玉在前,其他飾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員在他面前都暗淡了不少,唯獨唐國強老師可以與之匹敵。
1996年,拍攝電影《長征》的時候,是唐國強第一次飾演毛主席。
唐國強在《長征》中飾演的毛主席
剛接到這個戲,唐國強就十分糾結,在古月這位“高山仰止”的前輩面前,自己有巨大的壓力。
作為一個后來者,如果沒有自己的特點,觀眾是不會買賬的,而且更容易將他與其他演員作對比,
如果演砸了,不僅事業受創,更是對領袖的不敬。
唐國強在扮演毛主席之前,就出演過轟動全國的“諸葛亮”和“雍正”。
甚至于連毛主席的女兒都講過:“唐國強是演雍正的,能演我爸么?”
唐國強明白,自己能做的就是從戲上面多下功夫,改變觀眾對自己的固有印象。
他分析以前的毛主席演員大多都是從說話的口音和造型上下功夫,不管開口講的是湖南話、湘潭話、韶山話,還是長沙話,只要開了湖南腔,那就是毛主席的重要特征。
而在造型上,大家也基本上就按照史實照片做參照,但毛主席留下的大部分相片,不是面掛笑容,就是平靜的處理工作事務。
這距離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顯然不契合,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共同鑄就了他的性格特點,而不是片面的孤立的一種情緒的表達。
為了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唐國強從一開始就把毛主席熒幕上的湖南腔改成了普通話,在形象上也從以往劇中追求的貌似改成了神似。
在拍攝過程中,唐國強經常和攝影師交流,一集的戲里能有個四五處讓人感到和毛主席外形相似就可以了。
不要總想著把鏡頭里的自己和照片上的毛主席作對比,那樣整個畫面有沒有靈氣,不能給觀眾代入感,這個角色就毀了。
最終,唐國強用自己的理解,塑造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毛澤東”。
2001年,《長征》24集電視劇,讓觀眾從“唐國強能演好毛澤東嗎?”變成為“唐國強還能演的了別的嗎?”
在之后飾演毛主席的過程中,唐國強繼續深化自己的理解,那就是讓鏡頭里的自己動起來,表達出更加真實的情感。
比如拍攝《建國大業》的時候,里面有一段有關“重慶談判”的人物刻畫。
毛主席去見蔣介石,然后兩個人從樓梯上走下來,毛主席伸出手和蔣介石相握,這表現出的就是毛主席獨有的寬廣胸懷,柔中帶剛。
這樣的設計,如何在某一刻深切的表達出毛主席的性格和情緒,這也就是他始終所追尋的神似,而不是體態上的貌似。
正是在這樣的思考和理解下,唐國強成為了毛主席的特型演員之一,受到許多觀眾的認可和追捧。
然而就在唐國強演藝事業獲得巨大成功后,粉絲群體增長迅速,不少品牌公司就找上門來,希望他能做代言。
那句“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的廣告語,至今仍然在大眾心中回響。
一開始,不少觀眾還因為相信唐國強而為這些商品買單,但隨著他接的廣告越來越多,再加上一些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大家的耐心很快就被消磨殆盡了。
讓觀眾感到寒心,認為這與毛主席的精神形象明顯不符,一時間觀眾口碑開始急劇下滑。
這也從一個角度說明,作為毛主席的特型演員,唐國強還只是學到一些皮毛,而未從精神上向這位偉人靠攏。
以后的特型演員們,還是少接一些廣告商單為好。
三 侯京健的表演特點
隨著觀眾的口味越來越高,現在很多明星也不太敢于去接特型演員的戲,尤其是像毛主席這樣偉大的革命先輩,更是明星們的禁忌,而侯京健則是一個例外。
侯京健大學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與古月相比,屬于科班出身。
大三那年,侯京健參與了張紀中導演的《鹿鼎記》,雖然首部作品沒能一炮而紅,但他本身細致入微的表演卻給張紀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從電影學院畢業后,張紀中多次向其他劇組推薦侯京健,這對他后來從事影視行業助力頗多。
2013年,電視劇《毛澤東》大火,其中侯京健飾演的是青年時期的毛主席,而中年和晚年的毛主席依舊是由唐國強老師飾演。
拍這部劇時,在劇組眾多行業前輩的指導下,侯京健開始學習如何刻畫歷史人物,深化自己的表演特點。
這是侯京健第一次飾演毛主席,他很快就被偉人的人生軌跡、思想涵義所感染。
在私下里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了解自己所需要表達出的情感內涵,最后憑借精湛的表演獲得了劇組的一致好評。
到2019年,侯京健又在革命題材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偉大的轉折》、《絕境鑄劍》中三度飾演毛主席。
為了飾演好毛主席這一角色,在拍攝《偉大的轉折》時,光是解扣子的動作侯京健就私下里練了上百遍,為的就是能夠靠近真實的毛主席,帶給觀眾真實感。
到后來拍攝《覺醒年代》的時候,侯京健已經對毛主席的角色有了自己的沉淀和理解。
當劇中毛主席在雨中出場的時候,觀眾們從那幅近代史眾生百態的生活中,看到了毛主席眼中的憐憫與悲憤。
毛主席在長沙求學的時候,第一次看見世界地圖就暗暗心想:“世界這么大,受苦的人該有多少啊。”
而侯京健在自己的表演中,渾身是雨而步伐堅定,真實的表達出了這樣的情感。
在侯京健的表演中,青年時期毛主席的求學精神,以及朝氣蓬勃的獨特氣質都被很好的詮釋了出來。
除此之外,為了演好毛主席,侯京健還專門買來湖南辣椒,在飲食習慣上模仿毛主席的真實生活,到后來在劇中吃辣椒的時候,連道具都不需要。
在拍攝過程中,有一次因為使用砍刀劈柴而傷到了手,因為刀口早已生銹,導演就擔心感染,要求他去醫院打一針破傷風。
而侯京健為了劇組其他演員和拍攝進度,只是在傷口上貼上創可貼就行了,這場戲最終在流血之中完成了拍攝。
正是這樣的堅持和努力,他在《覺醒年代》中的表演被廣大觀眾所接納。
《覺醒年代》熱播以后,在當今年輕一代飾演毛主席的演員里,侯京健絕對屬于第一梯隊的人選,他演出了青年毛主席朝氣勃發的上進精神。
但如果與另外兩位飾演毛主席的老演員唐國強和古月相比,我們不難發現,他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四 誰演的更好
除了古月、唐國強和侯京健以外,還有不少演員飾演過毛主席,比如紅心、劉燁、陳燕、谷智鑫、王仁君,他們各有各的特色,但卻很少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另外,還有一位演員給人留下的是遺憾,那就是香港演員黃元申。
黃元申不論五官臉型,還是氣質,都與毛主席酷似,在拍攝《霍元甲》的時候,在劇中神情慈祥溫和而又憂國憂民,外柔內剛。
這樣的形象與年輕時心懷天下的毛主席一般無二,實為大俠風采,然而黃元申并沒有來到大陸發展,鑒于香港影視的特殊局限,才與毛主席的角色失之交臂,實為憾事。
結語
如果我們將熒幕上的毛主席特型演員作對比,不難發現,演好毛主席這一角色并不僅僅在于演員的相貌上的相似,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這個人的氣質是否接近于偉人的內在精神。
比如蔣介石的扮演者孫飛虎,他和蔣介石在外貌上幾無相似的地方。
但在熒幕之中,他卻抓住了蔣介石憂郁、多疑以及神經質一般的一驚一乍,目光中也總是不經意地流露出一絲絲凄涼。
恰到好處的捕捉到了國民黨在三大戰役之后的生存地位,這讓他給觀眾一個藝術化的反派形象。
作為觀眾,我們應當對那些勇于扮演毛主席的演員更多的關注與理解。正是他們的努力和付出,為我們帶來了更多展現毛主席的影視作品,使年輕一代能更深入地領略到主席的偉大。
王仁君
這種關注和理解,不僅能夠激勵演員們更加投入地塑造角色,還能夠促進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涌現,讓毛主席的光輝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參考資料:
中國共產黨新聞:《用一生功力演好毛主席》 唐國強
黨的建設:《從孤兒到毛澤東》 胡國強
創新世界周刊:《唐國強·我演毛澤東求神似》 張祥耿
侯京健 百度百科
官媒:齊魯壹點 專訪|在《覺醒年代》中再演毛澤東,侯京健:用真實展現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