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霞水母。 深圳晚報記者 嚴文婷 攝
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19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李嫻)近日,深圳鹽田區大梅沙海域出現像塑料袋又像氣球的生物,有人認出這是水母群,引來不少市民游客圍觀。專家提醒:遇見水母切記不要觸碰,請立即遠離,有毒!
據了解,我國沿海目前已發現白色霞水母、發形霞水母、棕色霞水母和紫色霞水母等4種霞水母。經中國水科院南海水產研究所黃洪輝博士和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廖寶林老師鑒定,這次出現在鹽田海域的是白色霞水母。
此次水母爆發恰逢“五一”假期臨近,大梅沙海濱公園計劃于五一假期前在沙灘區域完善急救站及醫務室,配備專業醫護人員。大梅沙海濱公園相關負責人魏鵬程透露,五一期間將啟動完整急救體系。針對水母活動規律,公園已建立季節性防控機制,在水母活躍期將強化巡邏頻次及應急處置能力,形成常態化的防控機制。
從事海洋環保工作10年的劉志冰介紹,水母暴發與近期海洋環境變化密切相關,“比如海水富營養化導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水母提供了充足食物,使其大量繁衍。”他也提到,公眾需以科學認知替代恐慌,“水母是海洋健康的‘晴雨表’,而非敵人”,它的出現起到平衡生態、豐富生物多樣性的作用。
大梅沙海濱公園溫馨提示:游泳時注意觀察水面,水母游動慢,發現后立即避讓;若被蜇傷,盡快遠離事發海域,用清潔海水清洗(禁用淡水)后,立即前往醫務室處理。
名詞解釋
災害性水母
白色霞水母屬于霞水母科霞水母屬,是一種大型浮游生物,屬于災害性水母。白色霞水母生長過程中分泌毒素并纏粘網具,暴發性增殖使海洋生態失衡,成體水母傘徑200~300毫米,大型個體超過500毫米。
(深圳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