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車展前夕,MG品牌高層圍繞組織變革、品牌定位、技術路線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勾勒出一個百年品牌在電動化浪潮中的轉型圖譜。
這場以“年輕化”為底色的戰略重構,既承載著上汽大乘用車板塊整合的行業觀察價值,也折射出中國汽車品牌在全球化競爭中的獨特思考。
組織變革:從“資源整合”到“用戶共生”的底層邏輯
2024年第四季度啟動的上汽大乘用車板塊整合,在2025年初形成“五合一”協同架構——乘用車分公司、創新研究開發總院、零束科技、上汽國際、海外出行的深度聯動,被視為上汽集團“OEM化元年”的標志性事件。
對此,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強調:“大乘用車板塊的核心不是物理合并,而是打通‘研發-制造-市場-用戶’的全鏈路,讓MG的‘電智化’轉型真正踩在用戶需求的鼓點上。”
這場變革的底層邏輯,是對“用戶型品牌”的重新解構。MG作為全球首個提出“用戶即C位”的汽車品牌,正試圖打破行業常見的“用戶畫像貼墻”現象。
俞經民直言:“不要cosplay用戶,而是要和用戶一起定義產品。”例如在品牌調研中,超80%用戶將“年輕、風尚、智趣”列為MG的核心標簽,這直接催生了上海車展“上汽車展”的定位——通過現有產品與未來矩陣的組合,構建可觸摸的年輕化體驗場景。
年輕化方法論:拒絕同質化的“第三條道路”
當小米的科技潮玩、領克的潮牌基因成為行業標桿,MG的年輕化選擇了一條更具歷史縱深感的路徑。通過兩個月的用戶調研,MG將年輕化拆解為三個維度,即年輕態,指不止于年齡標簽,而是陽光、分享、探索的生活態度;風尚力,即超越時尚潮流的引領性,融入賽道基因的運動美學;智趣感,即拒絕科技堆砌,用“可感知的實用創新”回應年輕人“卷躺平衡”的需求。
這種差異化定位,在MG4車型上得到集中體現。即將上市的新一代MG4不僅搭載與OPPO聯合開發的“手車互聯最高版本”,實現跨品牌手機生態的無縫打通,更將推出“極地版”車型,通過固態電池技術突破電動車的氣候適應性極限。
俞經民笑言:“我們要讓MG4成為‘能去北極的電動車’,這才是年輕人想要的‘真科技’。”
雙線戰略:在燃油與電動之間建立動態平衡
面對國內市場“燃油車退場論”的喧囂,MG選擇了一條更具全球視野的路線。數據顯示,MG5、MG6等燃油車型在海外市場持續熱銷,2024年海外銷量占比超60%。
俞經民解釋:“全球電動化節奏不同步,尤其是在非中國市場,燃油車仍是品牌基盤。MG的優勢在于‘雙線并行’——國內聚焦電智化轉型,海外鞏固燃油車基本盤,用全球化收益反哺本土創新。”
這種戰略平衡,在動力總成布局上尤為明顯。
MG既引入零束科技的智能化架構作為“護城河”,確保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的技術領先性,又保留DMH、PHEV等主流動力選項,滿足不同市場的政策與消費習慣。
“我們不效仿單一路線,而是用榮威+MG的組合拳覆蓋全場景需求。”俞經民強調,“榮威是‘國民車’,MG是‘年輕人的第一臺車’,兩者共同構成上汽大乘用車的市場護城河。”
破局關鍵:從“預期管理”到“自我革命”的三重挑戰
盡管擁有全球品牌資產與技術儲備,MG在國內市場仍面臨現實挑戰。MG品牌事業部總經理周钘將其總結為“三大敵人”:
1.預期管理:3月國內銷量僅1萬臺的現狀,與“全球品牌”的定位存在認知差。大乘用車板塊的組織變革,正是通過上汽集團總裁賈健旭親自掛帥、俞經民統籌資源,向市場傳遞戰略決心;
2. 長期主義:2026年才會集中上市的新一代產品矩陣,需要用“現款煥新+場景營銷”維持市場聲量。例如通過“開門見山溝通會”等透明化溝通,建立用戶對品牌的長期信任;
3. 自我突破:當行業討論“MG的競品是誰”時,媒體人“沒有競品”的評價既是壓力也是動力。周钘坦言:“這說明我們還不夠強,但也意味著沒有路徑依賴。MG的對手從來不是友商,而是能否快速響應年輕人的需求變化。”
護城河構建:技術、營銷與全球化的三角支撐
在智能化賽道,MG選擇了“開放合作+自主可控”的雙軌制。與OPPO的合作打破了智能座艙的生態壁壘,3-6個月內將實現小米、vivo等多品牌手機的兼容,這種“天下大同”的策略直指行業痛點——用戶無需為了車機系統更換手機。而零束科技的底層架構,則確保核心數據與體驗的自主性,避免陷入“供應鏈綁定”的被動。
在營銷端,MG正在探索“去IP化”的新路徑。周钘指出:“當行業IP營銷十有八九翻車,我們選擇回歸產品本質。
例如新一代MG4的‘手車互聯’不是概念炒作,而是解決導航投屏延遲、應用生態割裂等實際問題。”這種“務實主義”同樣體現在海外戰略中——通過“拼盤模式”整合本地化資源,既規避貿易壁壘,又能將中國供應鏈的成本優勢轉化為全球市場競爭力。
年輕化的終局是“用戶共創”
從組織變革到技術落地,MG的轉型始終圍繞一個核心命題:如何讓“年輕化”超越營銷話術,成為品牌與用戶的共同語言。
俞經民在對話中多次提到“用戶參與感”:“上海車展的‘上汽車展’不是自嗨,而是邀請用戶一起定義MG的未來。”
這種從“品牌單向輸出”到“用戶共創生態”的轉變,或許才是MG破解“小眾與大眾”矛盾的關鍵鑰匙。在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浪潮中,這個百年品牌正在用“謙遜的變革”重新書寫屬于自己的年輕化敘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