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五湖十六泉
暢游大美邢州城
開欄的話
大美邢襄有清泉。
邢臺因泉而城,因泉而名。市委、市政府立足資源稟賦優勢,優化改造中心城區5處湖面,一泉一景設計打造16處泉眼,形成“五湖十六泉”生態水系新格局,助力泉城特色旅游休閑城市建設。今起,邢臺日報社推出“打卡五湖十六泉 暢游大美邢州城”欄目,全方位展現泉文化魅力,邀請廣大市民和游客共赴賞泉親水之旅。
賞柳溪泉美景 覽百年學府風采
大美邢襄,清泉潺潺。
4月18日清晨,坐落于邢臺學院內的柳溪泉汩汩流淌,泉水自泉眼不斷溢出,在泉池水面推出自然靈動的波紋。陽光照射下,波光點點。
柳溪泉 黃濤攝
“柳溪春漲”是邢臺古八景之一。據史書記載,古時的柳溪泉區域是一片沼澤濕地,蘆葦叢生,溪流縱橫,泉眼密布。人們在水邊建造亭臺樓閣,使之成為郊游踏青、觀景飲酒、朋友聚會的理想之地。每年春暖花開之時,百姓都會結伴來到柳溪泉踏青賞花。
記者走進邢臺學院,近距離地感受柳溪泉的魅力。春日里的校園,繁花似錦,垂柳依依,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繞過學校的主樓,可以看到牛尾河(古稱蓼水)自西向東穿過,為校園增添了幾分柔美與恬靜。
在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區前,一方青灰色石欄圍砌的池子內,清澈的泉水靜靜地朝上涌著。泉水清澈見底,目測有一米多深,池底鋪滿五彩斑斕的石頭,泉眼處設置了石質的井口狀造型,泉水不疾不徐地從中流出。
柳溪泉邊,游客和學生絡繹不絕,有人不時舉起手機記錄眼前的清泉美景。與此同時,邢臺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的學生正忙著寫生,試圖將清泉和美景定格在畫布上。“景點就在校園里,我們來這里寫生很方便。畫好泉水和泉眼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經常一坐就是大半天,非常投入也非常享受。”大學生李金鳳告訴記者,他們從外地來邢臺上學,對校園內的泉水非常喜愛,也對邢臺的泉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與老師、同學交流的過程中,越來越能深刻體味太行泉城悠久的文化底蘊。
除了柳溪泉,邢臺學院內還蘊藏著許多值得深入探索的文化瑰寶。步入邢窯文化園,簡約而高級的設計風格映入眼簾,展廳布局如同一部精心編排的紀錄片,從粗糙的原始白瓷到細膩透光的精品瓷器,每一件陶瓷都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和文化的傳承,讓人仿佛穿越時空,見證陶瓷藝術的輝煌歷程。直隸四師舊址也在學院內,直隸四師不僅是廢除科舉制度后我市建立的第一所新式學校,也是我省建立最早的師范學校之一,擁有百年的歷史沉淀。漫步在古老的校園中,可以感受到它的獨特的歷史魅力與深厚的文化底蘊。
位于學院東側的豫讓橋也是一處不容錯過的歷史遺跡。據史書記載,萬歷十八年,邢臺縣知事朱誥在此修建豫讓祠,把豫讓作為鄉賢四時祭祀。歷代文人墨客常以此地為題吟詩作畫,使得豫讓橋成為邢臺的一張名片,聞名遐邇,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探訪。
作者: 邢臺新聞傳媒 中 心記者 席晶
來源:邢臺日報 邢動+
編輯:韓亭亭 范永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