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坦桑尼亞閱兵式出現了VT-2坦克,所以輿論認為它是這款坦克的第一個非洲用戶—實際上,蘇丹共和國陸軍才是VT-2坦克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且將這款坦克投入到戰役中;
蘇丹共和國在中國援助下建立一套完整的國防工業:可以自行組裝坦克、生產裝甲車族、小口徑火炮、反坦克導彈(中國提供生產線)、彈藥、后勤裝備等,長期處于戰亂狀態的蘇丹共和國在南北蘇丹′治之后,加強了陸軍裝甲力量的建設:主力依舊是中國坦克;
2010年代初期,蘇丹長期面臨達爾富爾沖突、南科爾多凡州叛亂等內部安全問題,需強化地面裝甲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與南蘇丹存在邊境爭議(如阿卜耶伊地區),VT-2機動性和火力可應對潛在邊境沖突;蘇丹位于薩赫勒地區邊緣,面臨極端組織滲透風險(如“博科圣地”),裝甲部隊能增強對關鍵區域的控制—眾所周知,蘇丹共和國陸軍擁有中式85-‖M坦克生產線(可能不是深度合作,而是簡單組裝)、裝甲車生產能力,但是內戰爆發以后,它們基本癱瘓;
可是,蘇丹共和國預算有限、人員訓練水平不高,升級高端坦克不現實,當時,蘇丹共和國向中國購買了50-80輛VT-2坦克:VT-2單價約 250-300萬美元,遠低于西方坦克(如豹2A7的1500萬美元)甚至俄羅斯T-90(約400萬美元),適合蘇丹有限的軍費預算(2023年軍費約24億美元)。估計中國提供“資源換裝備”或長期低息貸款,緩解蘇丹外匯短缺壓力(蘇丹外匯儲備常年不足10億美元)—中國是蘇丹石油最大投資方,雙方在能源、基建(如麥洛維大壩)等領域深度綁定,軍貿成為合作延伸;中國在聯合國等場合對蘇丹持相對中立立場,避免西方國家的制裁壓力影響軍售。
VT-2主戰坦克采用一門125mm口徑滑膛炮,兼容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APFSDS)、高爆反坦克彈(HEAT) 和炮射導彈,有效射程達2,500米(導彈模式5,000米);輔助武器是一挺7.62mm同軸機槍(備彈2,000發)、一挺12.7mm高射機槍(備彈500發);
采用焊接鋼裝甲+復合裝甲模塊,正面等效防護約500mm均質鋼;可外掛反應裝甲(FY-4型),進一步提升對破甲彈和穿甲彈防御;采用激光告警系統+煙幕彈發射器,應對反坦克導彈威脅。
一臺1,200馬力柴油發動機(俄制V-84MS或中國國產改進型),推重比約23.5馬力/噸;公路最大時速65公里,越野時速40公里,續航里程450公里。
火控系統采用數字化指揮儀+熱成像瞄準鏡(夜間作戰距離3,000米),具備“獵-殲”能力(車長獨立周視鏡);采用GPS/北斗雙模導航、數字化戰場管理系統,支持戰術協同。
蘇丹陸軍的VT-2被投入達爾富爾平叛行動,憑借火力優勢壓制輕型武裝,但受限于地形復雜,機動性未完全發揮;由于蘇丹本土缺乏精密維修能力,依賴中方技術支援,戰時持續作戰能力受限。
蘇丹選擇VT-2坦克,是安全需求、經濟約束與中蘇戰略合作的綜合結果。其配置平衡了火力、防護與成本,但在復雜戰場環境中仍面臨維護與戰術適配挑戰。未來,隨著非洲安全形勢變化,VT-2可能成為更多預算有限國家的選擇。
(注:以上信息基于公開報道與分析,實際情況可能因政策調整或保密協議而變化,以中國官方媒體報道為準。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