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虞爾湖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在銀行業的激烈競爭格局中,寧波銀行曾憑借出色的業績表現和穩健的發展態勢,被譽為“城商行之王”,成為眾多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
2024年11月,21世紀金融研究院發布了《中國銀行業競爭力研究報告2024》,在“中國銀行業競爭力100強排行榜”榜單上,寧波銀行競爭力位列全國銀行第十位,在城商行中排名第一。由此可見,寧波銀行可謂是城市商業銀行中的一匹黑馬,行業競爭力不言而喻。
然而,近年來,隨著內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寧波銀行正面臨著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危機與挑戰,昔日的輝煌似乎正逐漸褪去,其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業績增速放緩,盈利能力承壓
從寧波銀行歷年財報數據來看,其業績增速放緩的趨勢愈發明顯。2021-2024年,該行營收分別為同527.74 億元、578.79 億元、615.85 億元、666.31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8.37%、9.67%、6.40%、8.19%,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5.46 億元、230.75 億元、255.35 億元、271.27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9.87%、18.05%、10.66%、6.23%。
這組數據如同一條下滑的曲線,直觀展現出寧波銀行發展勢頭的變化。2021年,營收與歸母凈利潤增速均接近 30%,處于高速增長階段,然而此后增速逐年大幅下降,尤其是2024年,凈利潤增速首次降至個位數。
盡管2024年營收增速小幅回升至8.19%,但相較于2021年的峰值已大幅下滑,這清晰地反映出寧波銀行整體增長動能的衰減,其在市場競爭中維持高速增長的難度不斷加大。
橫向對比來看,寧波銀行的業績表現明顯遜色于部分同業銀行。據江蘇銀行2024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為808.15億元,同比增長 8.78%;營業利潤413.06億元,增長6.59%;利潤總額 412.68 億元,增長 6.6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8.43億元,增長10.76%。
由此可見,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增速,江蘇銀行均優于寧波銀行,在市場競爭中展現出更強的發展活力。而據此前南京銀行公布的業績快報,其實現營業收入 502.71 億元,同比增長 11.3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01.77 億元,同比增長 9.05%。南京銀行的核心業績指標同樣優于寧波銀行,這進一步凸顯出寧波銀行在城商行競爭中的不利地位,若不能及時調整策略,可能會與同業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對于銀企來說,凈息差和凈利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盈利能力。而寧波銀行的凈息差和凈利差收窄,卻成為其關鍵制約因素。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寧波銀行凈息差為1.86%,同比下降2個基點;凈利差為1.91%,同比下降10個基點。
而從行業整體情況來看,據金融監管總局公開數據,2024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凈息差1.54%,同比下降19個基點。雖然這一降幅小于行業平均水平。但是仍反映出有效信貸需求不足、市場利率下行以及存量按揭貸款重定價的持續影響。
據媒體報道,2024年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多次下調,5年期累計降幅達60個基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凈息差收窄,寧波銀行通過“存貸兩旺”策略實現了利息凈收入同比增長17.3%,墊款規模同比增長17.83%至1.48萬億元,客戶存款規模同比增長17.24%至1.84萬億元,但這一增長模式能否持續,或將受制于資產質量和負債成本的雙重壓力。
零售業務風險凸顯,資產質量堪憂
據了解,寧波銀行長期以來大力推進零售轉型,零售業務在其業務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但2024年財報顯示,其個人貸款業務利潤總額僅為33.74億元,同比下滑30%,創近10年最大跌幅。這也意味著,寧波銀行零售轉型出師不利。
據分析,寧波銀行個人貸款不良率上升是主要原因,2024年該行個人貸款不良率為1.68%,較2023年增長0.18個百分點,顯著高于其他頭部城商行。例如,2024年末,江蘇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0.89%,而南京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則為0.83%。
細分來看,寧波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不良率尤為突出。據其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寧波銀行的個人貸款不良余額高達87.60億元,不良率達到了1.67%。其中,個人消費貸款的不良余額是51.92億元,不良率1.56%;個體經營貸款的不良余額是30.13億元,不良率更是高達3.04%。
值得注意的是,個人消費貸在寧波銀行的零售貸款中占比較高,高水平的貸款不良率,也預示著其零售風險明顯增加,通過其個人不良貸款中,消費貸占比達51.02%的數據,也能窺見一二。
實際上,零售業務利潤下降,幾乎是行業普遍現象,與行業趨也勢密切相關。2024年,多家上市銀行零售業務利潤普遍下滑。例如,渤海銀行的個人消費貸不良率,就曾飆升至12.37%。
寧波銀行的零售風險既受宏觀經濟波動影響。例如居民負債率上升、消費貸違約率增加等,都會導致其不良貸款規模,以及貸款不良率抬頭。
與此同時,這也與寧波銀行激進的消費金融擴張策略相關。例如,2024年10月,寧波銀行以0.36折甩賣5.74億元個人不良貸款,涉及2萬余戶借款人,平均逾期天數達835天,凸顯零售資產質量惡化。除此此外,該行消費貸利率一度低于3%,加劇了息差收窄和風險積累。
寧波銀行大力押注零售業務,通過低門檻信用貸快速擴張規模,最直接的影響,便是其客戶資質有所劣化,共債風險不斷積累。
與此同時,市場利率下行、有效信貸需求不足以及存量按揭調價等客觀因素,也對其零售業務收益造成沖擊,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從2020年的7.79%降至5.76%。
而在風控方面,雖標榜金融科技賦能,但從撥備覆蓋率驟降、遷徙率預警失效以及科技投入數據存疑等情況來看,其風控體系并未有效抵御風險。
寧波銀行零售業務風險凸顯,資產質量承壓的現狀,不僅對其自身業績產生負面影響,也為其他銀行在零售業務布局與風險管理上敲響了警鐘。而寧波銀行的盈利能力,也因為其重倉零售業務的市場表現不及預期、貸款不良率又居高不下,而面臨極大的挑戰。此外,其資產質量也十分堪憂,發展風險也不容忽視。
由此可見,寧波銀行未來或許需要重新審視零售業務策略,強化風險管理與客戶資質審核,提升風控能力,以改善資產質量,應對零售業務轉型突破的壓力。
合規內控存隱患,監管處罰不斷
在合規經營方面,寧波銀行近年來表現欠佳,甚至多次收到監管罰單。據媒體報道,2024年11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寧波監管局對其開出120萬元罰單,直指“異地非持牌機構整改不到位、信貸業務管理漏洞、客戶識別機制失靈”三項違規,兩名中層管理人員被警告。
全年累計六次受罰,罰單金額超過570萬元,涉及信貸資金違規挪用、數據報送失真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寧波銀行今年收到的第二張百萬大罰單,也是第六張罰單。寧波銀行也多次因為違法違規問題被行政處罰。
例如,2024年6月初,寧波銀行紹興分行因固定資產貸款管理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項目貸款發放管理嚴重不審慎、貸款“三查”不到位等問題,被紹興金融監管分局處以罰款165萬元處罰。
同月,寧波銀行被查獲“違規置換已核銷貸款”和“授信準入管理不到位”的違法違規行為。寧波金融監管局對該行處以罰款65萬元處罰,對該行時任網絡銀行部副總經理許建明處以警告處罰。時隔兩月后的2024年8月,杭州分行又因理財銷售違規被罰款70萬元。
圖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回顧2021-2024年,該行累計罰款金額達數千萬元,違規行為涉及基層員工甚至高級管理人員,暴露出內部管理的系統性漏洞。這些處罰不僅影響市場形象,還可能觸發監管評級下調,增加融資成本。例如,2023年底該行曾因同類問題被罰款520萬元,顯示合規問題具有持續性。
結語
寧波銀行的挑戰既是行業共性問題的縮影,也是其自身戰略選擇的結果。而在利率市場化深化、監管趨嚴的背景下,該行或許需要以“長期主義”錨定價值創造,通過業務結構優化、數字化轉型和合規體系升級,在規模、質量與效益之間尋求新的平衡。也唯有如此,寧波銀行才能在銀行業大分化的浪潮中重塑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為擁有超3萬億元資產的城商行頭部玩家,寧波銀行雖然面臨一些眼前的發展挑戰,但是依然有著扎實的基本盤,期待寧波銀行能夠一路前行、跨越障礙,始終在城商行陣營中,擁有一席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