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博主的視頻令人感覺觸目驚心,他說我們當今很多用詞都源自日本,比如“科技”、“邏輯”、“后勤”、“美學”、“健康”等等都源自日語,如果將甲午戰爭以后日語全部清除去除,我們就不會說話了。
他還舉了另一個例子,比如美國人發明的下圍棋的機器人為什么叫“阿爾法狗”,“阿爾法”源自希臘字母,但是這個“狗”是音譯,而英語原意指的是日語“碁”的發音,這個字指圍棋,我們念棋,是“棋”的異體字,早已不再使用,日語發音接近于“勾引”,也指圍棋,至今還在使用。
美國人并沒有采用中文發音,而是采用了日文,這足以說明在他們的認知里,圍棋是屬于日本的,這是多么令人感到觸目驚心的結果啊!
你自己封閉,想保持純正,但是別人卻早已開放,就占有了文化先機,堂而皇之的將我們的東西據為己有。
當下書法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最早震動國際藝術界的當代書法作品并不屬于中國,而是日本井上有一的單字巨書,這種將書法與西方美學和抽象藝術深度融合的產物,受到西方藝術界的推崇,也將書法和日本人深度綁定了。
而我們還在盡力保持書法的傳統性,拒絕書法的創新,拒絕書法的純藝術發展,拒絕書法與其它藝術門類的融合,拒絕書法走向世界,這樣的做法只能是固步自封毫無發展。
井上有一書法來到中國也深深的震撼了國內書壇,足以證明這種創新形式并非簡單的搞怪出奇,而是具有極強的視覺震撼力和藝術魅力的。
僅就傳統書法功力而言,井上有一是不值一提的,但是他卻率先讓現代書法震驚了世界,這難道不值得國人深思嗎?
很多人一提日本就激起了自己強烈的民族情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日本正在強勢搶奪我們傳統文化在國際舞臺的份額,韓國也緊跟其后,這種被動局面的出現就源自很多國人過于封閉的思想。
在科技已經取代了書法的實用性的時代,還有人將館閣體奉為書法的最高境界,這難道不是非常無知且悲哀的嗎?
其實信奉館閣體的恰恰是日本,田英章先生斬獲的多個獎項大多數都是日本舉辦的書法大賽,既推崇館閣體又能發展前衛創新書法,可見日本書壇要比中國更為包容和開放。
歷史已經證明文化、藝術都不能緊守傳統、固步自封,要發展、要突破、要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拓展生存空間,贏得生存機遇。
當今一些國人看到王冬齡、曾翔等人的藝術探索就大力撻伐,謂之猥褻傳統、糟蹋傳統,欲將之除之而后快。“傳統”是這些人供在心頭的尚方寶劍,可以隨意斬殺異己。
其實對于這些人來說,他們也沒有去真正捍衛傳統,傳統只是他們發泄心中不滿的借口而已,真正想要捍衛傳統那就去學傳統,去振興傳統。
以傳統為借口試圖去禁錮書法藝術,無疑是將書法當成一件不可復制的古董,不去發展和改變,只能等待著消亡,這才是對傳統真正的毀滅。
不去發展就只有毀滅,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但是還有人認識不到這點,依舊要求書法要符合自己的審美,要向著傳統回歸,再次將擺脫束縛的鳥關回囚籠,這是多么可怕的思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