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品牌扎堆請機器人開發布會?
文|胡漢三
編|林美汕
設計|戚桐琿
文章來源|DT商業觀察(ID:DTcaijing)
當宇樹機器人在春晚穿著大花棉襖扭秧歌時,誰也沒想到這個略顯抽象的表演嘉賓,會在接下來兩個月成為“頂流”。
在社交媒體上,宇樹機器人G1時而扭著胯模仿2022年春晚鄧超跳舞,時而大秀720°回旋踢和鯉魚打挺,時而有模有樣地戴上頭盔和手套,和真人上演“拳王爭霸賽”。
(圖片來源:小紅書@Unitree宇樹科技)
四足機器狗Go2也不甘示弱,單腳站立穩如老狗,馱著狗狗秒變寵物坐騎,戴上舞獅頭套直接化身賽博搖搖車。
在小紅書,#宇樹機器人的話題有2229萬瀏覽量,憑借炸裂的肢體表現、“又笨又聰明”的反應能力和真實的場景互動,成為大家的熱議焦點。
#宇樹機器人與黑悟空跨次元互動##宇樹機器人現場牽繩遛狗#等整活新舉動,在微博接連登上熱搜。
最近《DT商業觀察》發現,活在搞笑視頻里的宇樹機器人,已經悄悄化身廣告片主角,開啟了打工新副本。
1個月十幾個廣告,宇樹機器人成商業頂流
宇樹機器人,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廣告圈頂流。
據《DT商業觀察》的不完全統計,今年3月,宇樹機器人已經和科技、快消、互聯網等品牌合作,接拍了十余個商業合作。
我們將宇樹機器人的商業合作分為5類,分別是跨界站臺、工廠溯源、舞臺走秀、直播帶貨和唱跳表演。
第一類,跨界聯動,為品牌站臺。
宇樹機器人堪稱跨界社交的天花板,前腳剛和方程豹鈦3 SUV、無人機合影,后腳就成為騰勢汽車“新車試駕員”,為產品的科技屬性背書。
在抖音商城的活動中,宇樹機器人G1與特步集團丁佳敏、越野跑運動員姚妙等KOL共同成為“人生跑鞋特邀發起官”。
最絕的是給安慕希當“超市促銷員”,招攬顧客比人類促銷員還賣力,甚至還會抱著安慕希偷溜到公園長椅上“摸魚”,打工體驗感拉滿。
(圖片來源:小紅書)
第二類,工廠溯源。
品牌紛紛邀請宇樹機器人擔任探員,帶領網友“云巡查”產品品質。
在燕之屋燕窩智能工廠,宇樹機器人打卡了透明燕窩生產車間,視察800名燕窩挑揀師現場工作,帶網友深度了解一碗燕窩誕生的過程。
在伊利牛奶生產線,宇樹機器人親自到牧場喂牛,巡視牛棚和擠奶車間,甚至在奶牛面前熱舞,為產奶打call。
第三類,舞臺走秀。
走秀是宇樹機器人的拿手好戲,在淘寶上新季舉辦的“上班換新大小秀”活動中,宇樹機器人穿上新裝走秀,展示春季穿搭新潮流。
在小紅書RedGala春天開幕式活動中,宇樹機器狗和真人模特協同走秀,成為一種時尚外掛和潮流符號。
第四類,直播帶貨。
宇樹機器人G1亮相李佳琦、交個朋友等頭部直播間,賣的還是自家隊友Go2,實現了“機器人賣機器狗”的閉環。
GMV成績驗證了機器人的帶貨能力,在交個朋友直播間的首秀,宇樹機器人開播5分鐘,銷售額達128萬。
第五類,唱跳表演。
經春晚舞臺檢驗過的舞蹈功底,成為宇樹機器人又一個變現技能,在安慕希廣告片中,宇樹機器人大秀舞蹈,并為安慕希定制“搖一搖”動作,傳遞了“搖6秒更好喝”的新品賣點。
以前的機器人拍廣告,更多是作為一種技術工具出現——它們在辦公場景給真人遞咖啡、在客廳出鏡幫主人掃地,以性能呈現為主。
現在,宇樹機器人開始在廣告片中擔任主角,有了更強的“活人感”。比如宇樹G1以實習生的身份入職伊利,擁有了自己的名字和工牌。
值得注意的是,在廣告合作中頻繁亮相的“主人公”,以宇樹旗下的人形機器人G1、H1,四足機器狗Go2為主。三者分工明確,各有所長。
人形機器人G1身形稍小,高度約127cm,銀色外觀亮眼時尚。由于擅長跳街舞、練武術,它更多在合作中發揮唱跳特長、表演才藝。
人形機器人H1身高接近180cm,純黑外觀搭配流暢的金屬線條,科技感十足,會和G1一起拍攝廣告,也會到活動現場“商演”,跟路人抬手互動。
而四足機器狗Go2,主要在T臺跟真人走秀,體現陪伴和時尚屬性。
《DT商業觀察》好奇,作為一家科技公司,宇樹科技為什么開始頻繁接廣告?在眾多機器人產品中,為什么偏偏選中G1、H1和Go2這三款擔當主角?
機器人接廣告,可能不是為“賺廣告費”
跟一般認知不同,宇樹機器人接廣告,可能不是為了賺錢養家。
一位宇樹科技的早期投資人透露,自2020年完成A輪融資以來,宇樹的公司財務報表已連續五年保持盈利狀態。
這是因為宇樹科技早就通過節約成本、賣B端機器人跑通了自己的盈利模式。
從成本端來看,宇樹科技采用90%核心零部件自研的方式 (比如機器人關鍵硬件的伺服電機、減速器、傳感器等) ,砍掉了中間溢價環節,讓量產成本相比同行降低了75%。
從產品端來看,宇樹科技的產品分為B端和C端兩類:
C端產品是面向消費場景研發的機器人,可用于買菜、負重等生活化應用。上文提及的廣告明星G1、H1、Go2都屬于C端機器人。
而B端產品主要應用于科研教育、工業應用、公共救援等領域,雖然不常在廣告中“露臉”,但賺錢能力超強。
參考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 (GGII) 發布的數據,早在2023年,宇樹科技就占據全球四足機器人69.75%的銷量份額和40.65%市場規模份額,海外訂單占比約50%。
換句話說,宇樹的B端產品“不愁銷路”。
結合產品的銷售情況來看,2018年至2024年,宇樹科技累計斬獲131筆中標項目(即B端產品訂單),且中標數量不斷上升,2020年中標數量為13個,到了2024年,這一數字已經上升至43個,增長幅度超過2.3倍。
僅2025年第一季度,宇樹科技就中標11次,接近2020年全年的中標總數13次,單筆中標的價格在20萬至109萬不等。
不僅如此,宇樹科技B端機器人仍在開拓更多應用場景。
根據知了標訊的數據,宇樹科技B端機器人的采購方主要有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大型國企單位等。
2020年至2022年,宇樹科研在教育領域的中標數量占比分別為46.2%、41.7%和57.9%,宇樹科技和高校實驗室合作密切,共同推動了產品迭代。
而隨著產品技術的提升,宇樹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逐步從科研教育,向工業巡檢、消防救援、物流分揀、安防巡檢等更廣泛的場景延伸。2023年至2024年,宇樹科研教育類中標項目的占比已不到40%。
這不僅意味著在公共服務和工業應用領域,宇樹機器人正在成為高風險任務的替代者,隨著B端產品應用場景的拓寬,商業變現的可能性也在擴大。
了解完宇樹科技的B端生意,再來看C端機器人,這些機器人頻繁拍廣告、進直播間帶貨、參加線下活動,最直接的目的可能不是靠廣告費養家,而是做C端的市場教育——讓大眾熟悉機器人的角色,也為宇樹儲備知名度。
事實上,宇樹科技的每一次出圈,都繞不開精心策劃的營銷事件。
在2020年春晚,B端機器人A1以小牛形象站上舞臺,將產品曝光度推向新高度。
2024年春晚,C端機器人H1憑借《秧bot》表演成為頂流,不僅為品牌吸粉無數,也帶動了產品出貨量的增長。
如今,H1、G1等機器人接拍廣告,似乎是同樣的邏輯。宇樹科技借商業合作的方式,讓產品在大眾市場建立體驗感知,也通過一次次貼近大眾的亮相,向公眾實時匯報產品的技能進度。
為什么要讓機器人擁有知名度?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情況是,在消費級機器人的“戰場”上,誰率先在大眾心中種下知名度,就有可能最先被購買,進行技術驗證和場景落地。
眼下,國內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入局企業在不斷增多。根據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的數據,截至2024年底,國內外通用人形機器人整機商業公司約150家,國內已超過80家。
《2025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顯示,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領域共發生71筆融資,涉及金額約84.5億元,融資案例數量同比增長247%,融資金額同比增長226%。這意味著人形機器人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
而根據國信證券的預測和判斷,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產能將突破10萬臺,2035年市場規模或達1540億美元。整個機器人產業逐漸進入到“技術驗證→場景落地→產能爬坡”的關鍵階段。
無論是國際同行特斯拉,還是國內的跨界玩家華為,不同企業都先后宣布要進入機器人的量產階段。對于同樣處在量產交付階段的宇樹科技來說,率先打廣告、搶占消費心智,是機器人公司發展的必要一步。
只有在消費者心里建立鮮明的品牌形象,當提到機器人公司時,讓“宇樹科技”成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名字,才能實現品牌與品類的深度綁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圖片來源:小紅書@王興興 宇樹)
除了通過營銷提高知名度,C端機器人本身也面向消費者售賣。然而機器人要想在消費端普及,還要具備兩個基礎條件——
首先,價格要低。根據王興興的預測,“未來3-5年,一臺人形機器人的成本可能不會超過10臺空調,也就是兩萬元。”有業內人士表示,當一臺機器人的定價降到幾臺空調的價格水平,或許才標志著人形機器人進入“平民化時代”。
當前,宇樹科技G1的售價是9.9萬元起,相比同行們動輒二三十萬的定價更具性價比,較早期產品更是降價超80%。但是相比幾臺空調的價格還有很大差距,人形機器人的“價格親民化”還有很長路要走。
其次,足夠有用。這里的“有用”是指,機器人需要解決用戶實際的痛點問題,比如養老照料,或者提高用戶的生活效率。
以工業場景為例,機器人之所以能夠普及,是因為它們承擔了組裝、搬運等低難度、高重復的工作,能提升效率。此外,機器人還能成為高風險工作的替代者,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但是在生活領域,機器人更多停留在“大玩具”的層面。它們多數是通過陪伴買菜,承擔了“治愈系寵物”的功能,或是廣場舞伴舞,作為助興的角色出現。
從更硬核的技能層面來看,C端機器人的抓取能力和動作靈活性仍舊受限,難以適應復雜的任務場景。
以宇樹科技G1為例,雖然它能夠完成拋物、打牌、翻書頁等動作,但在實際生活中,如何確保操作的安全性、避免誤傷人類,如何讓機器人更加“懂人”、有恰當的交互和情感反饋,這些問題還需要長時間的探索。
從這個角度來看,C端機器人的普及,仍是一件長期主義的事。
媒介合作聯系微信號|ciweimeijiejun
如需和我們交流可后臺回復“進群”加社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