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公務員考試熱度持續攀升,競爭愈發激烈。
以2025年年國考為例,341.6萬人通過資格審查,但最終錄取名額僅約4萬人,整體競爭比例接近85:1,這一數據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在眾多單位中,稅務局因為招錄的人數較多,對于畢業生來說算是相對好考的公務員單位。
近日,全國各地的公務員錄取名單陸續公布,作為公務員考試大省之一的浙江,共有771人確認為浙江省稅務局擬錄用公務員,其中,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的潘森林赫然在列。
潘森林初中就讀于瑞安市新紀元實驗學校,高中就讀于溫州中學,在高中的時候,潘森林的成績非常突出,曾拿到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浙江賽區一等獎。
在2015年高考中,潘森林取得了裸分759 分的優異成績,其中語文127分、數學147分、英語142分、理綜284分、自選科目59分,此成績讓他成為溫州市理科高考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查詢發現,潘森林同時也是浙江省理科成績第二名,僅以1分之差惜敗于浙江省理科狀元鄭恩柏,最終,他被清華大學經管專業錄取。
公示信息顯示,潘森林本次擬錄用為“樂清市稅務局一級行政執法員”,但根據時間推算,潘森林2019年從清華本科畢業,那么之前的5年時間他在做什么?
據網友透露,潘森林19年畢業的時候,國內金融行業正盛,然后他直接去了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工作了兩年。
數據顯示,2019年,中金公司人均薪酬為88.91萬元,人均月薪高達7.41萬,在行業里面是最高的,甚至超過了阿里、騰訊、華為等互聯網企業。雖然這只是個平均數,但對于潘森林這種清華畢業生來說,工資也相當可觀。
然而好景不長,受行業低迷的影響,中金員工薪酬逐年下降。2020年,中金高管團隊有7人年薪超過千萬,人均年薪高達673萬,但到了2024年畫風突變,高管人均年薪僅111萬,底層的打工人就更不用提了。
面對行業的低迷,潘森林離開也就說得通了,不是被裁員就是自愿選擇轉行。
潘森林是瑞安本地人,離開中金之后,考了家門口的街道辦,后來還升到了經管辦的主任,但估計是對現狀不滿意,還想往上爬一爬,然后考公,為了求穩最終選了樂清的稅務局。
這件事被報道之后,很多網友覺得,堂堂一個浙江理科榜眼,還是清華高材生,居然選擇去一個稅務局,這難道不是大材小用嗎?
當初報考清華的時候,潘森林在接受采訪時說到,未來的計劃是讀研或者出國留學,因此他能夠接受清華大學經管類專業。
讓人意外的是,潘森林從清華畢業后,并沒有按照他之前所說的那樣去國外深造,然后讀碩士、博士,而是選擇回到老家,最后考了個縣級市的公務員,也難怪大家覺得浪費人才。
當然也有人覺得,公務員崗位穩定且能實現社會價值,清華畢業生進基層也是好事,而且地方政府發展經濟,需要這方面專業人才。
筆者看來,這場圍繞潘森林職業選擇的輿論風波,本質上是社會價值觀念碰撞的縮影。
在很多人眼里,考進清華北大的人就是天之驕子,以后就一定會混得好,但實際上,很多清北畢業生到后來并沒有按照人們的預期去發展。
大家細想一下,這幾年關于高材生考公務員下基層的新聞不在少數,比如說鐘芳蓉,當年考了676分,湖南文科第四,進了北大考古學,去年本科畢業后也選擇去敦煌體制內。
名牌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這背后是面對的更多是社會的現實,當然其中也有自我職業規劃。說實話,現在這年頭,誰不想找份安穩工作?
潘森林在中金干過兩年,趕上行業不好,工資降了壓力還大,與其在大城市加班熬夜,不如回家考個公務員,陪陪父母日子過得踏實。身邊不少人都羨慕這種生活,畢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得了“996”的苦!
說到底,職業選擇從來都不是一道非黑即白的單選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親愛的網友們,你是否認同筆者的觀點呢?說說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