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美歐的貿易關稅僵局似乎被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打破了,伴隨而來的還有所謂的“讓西方再次偉大”的口號。真的如此嗎?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7日在白宮與前來訪問的梅洛尼進行午餐會時表示,“肯定會達成貿易協議,百分之百肯定”,“他們非常想達成協議。我們一定會達成貿易協議。我完全期待,而且會是一份公平的協議。”
當地時間2025年4月17日,美國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意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會晤。視覺中國 圖
隨后特朗普在其社交賬戶上發布了倆人共同豎起大拇指的照片,梅洛尼的腦袋甚至靠向特朗普。
作為1月20日參加特朗普就職典禮的唯一歐洲領導人,梅洛尼此次又成了最新一輪關稅戰后首位訪問白宮的歐洲領導人,并帶著特朗普即將訪問羅馬的成果返歐,如果屆時能促成特朗普與歐盟領導人在羅馬的會面,梅洛尼作為“特朗普的歐洲耳語者”的稱號似乎就得到了證明。
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忻華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分析稱,同持右翼政治立場的梅洛尼和特朗普有類似意識形態,對內政問題觀點一致。在對外政策上,由于美、意存在國力等差異,兩人可能會出現分歧。
但歐盟內部難掩擔憂聲音,認為梅洛尼可能無法捍衛整個歐盟的利益。忻華進一步表示,單一成員國無法改變歐盟對域外的關稅政策,美歐能否像特朗普所言“一定達成貿易協議”,仍有待觀察。
把“特朗普模式”帶回意大利
據美國《國會山報》介紹,梅洛尼從小對右翼政治活動感興趣,年僅15歲就加入了“意大利社會運動(Movimento Sociale Italiano)”的青年分支“青年陣線(Youth Front)”,顯現出為右翼民粹主義政治確立合法性的想法。當年31歲的她還是意大利右翼前總理貝盧斯科尼政府中最年輕的部長。
不同于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人選梅爾茨對歐盟、自由貿易和國際公共機構的堅定支持,梅洛尼對這三者都持懷疑態度,經常反對歐洲的經濟一體化和多元文化。
2020年,梅洛尼參加了美國保守派的政治行動會議(CPAC),并表示要把“特朗普模式”帶回意大利。但在2022年執政后,她開始淡化極端言論,以務實的作風爭取建制派支持。今年梅洛尼又以線上形式參與了CPAC,并指責覺醒文化(woke)導致西方沒落,稱特朗普能夠整頓一切,“意大利和美國的關系不可分割,特朗普不會放棄歐洲”。
梅洛尼被看作“特朗普的歐洲耳語者”。在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前后,她三度訪美與特朗普會面,包括今年1月在海湖莊園的高調會晤。在4月17日的訪問中,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再次稱贊了梅洛尼,“她在歐洲掀起了一股風暴”。
“梅洛尼作為右翼民粹政治力量的代表,必定反對LGBTQ,反對墮胎,認同特朗普具有明顯保守主義和民族主義特征的政治理念。” 忻華分析道,“西方各國內部普遍出現了貧富分化、階級對立、社會撕裂、左右翼政治極化等嚴重問題,各國內部的問題都有相似性,所以梅洛尼會認同特朗普關于內政問題的政治理念。”
然而美國關稅大棒揮向歐盟后,意大利是歐洲股市中下跌最嚴重的國家。梅洛尼避重就輕,稱“關稅是個錯誤,但不是浩劫”,批評歐盟推動能源轉型的“綠色新政”(Green Deal)是“貨真價實、毫無理由的內部關稅”,還要求(歐盟)放寬政府債務限制、提議動用新冠疫情后的歐盟復蘇基金,幫助受貿易戰影響的企業。
在當前美歐貿易爭端中,梅洛尼正實施意大利政治的傳統外交手段,即與兩者同時保持聯系,試圖避免選邊站。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分析認為,一方面,梅洛尼陣營正塑造親烏克蘭、親北約的形象。2024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兩周年時,她曾前往基輔,同月舉辦了一場以烏克蘭為重點的七國集團國家特別會議。今年3月初美烏領導人在白宮爆發爭吵后,她呼吁召開美歐峰會;另一方面,梅洛尼試圖與特朗普陣營建立聯系,比如參加CPAC,盡最大努力討好反烏克蘭的MAGA共和黨人。
忻華表示:“在對外政策上,意大利與美國的國際地位和綜合國力完全不同,所以梅洛尼在外交和戰略安全等對外政策問題上與特朗普之間難免存在分歧。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對歐洲而言就在地平線上,看得見摸得著,歐洲國家對烏克蘭有很強的共情,是正常的。”
當地時間2025年4月17日,美國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與意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會晤。視覺中國 圖
影響歐盟統一對外?
特朗普曾指責歐盟創建的目的就是搞砸美國。歐盟正以準備協商和征收報復性關稅的“胡蘿卜加大棒”政策,應對雙方的貿易爭端。美國的關稅表中沒有意大利,只有歐盟,讓梅洛尼此訪顯得師出無名。
Politico刊文分析稱,有意大利官員指出,和主導歐盟事務的“軸心”法、德相比,意大利與美國在經濟、軍事等層面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意大利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43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569億元),僅次于德國和愛爾蘭。
不同于戰略上更獨立的法國,意大利還有歐洲第二多的美軍基地和美國核武器。梅洛尼與特朗普會晤,反映了意大利害怕失去與美國的密切聯系,意大利認為,自己是法德軸心外的保險。羅馬路易斯大學(Luiss University)政治分析人士洛倫佐·卡斯特拉尼(Lorenzo Castellani)對路透社表示,梅洛尼此行更多是作為“事實上的調解人”。
除了意大利,歐洲兩大擁核國家英國和法國,同樣想把本國定位為美歐之間的聯絡人,尚不清楚特朗普是否想要此類美歐間橋梁。“作為歐洲主要經濟體的領導人,梅洛尼將成為特朗普在歐洲的參考點。”梅洛尼領導的意大利兄弟黨內負責與美國共和黨接觸的安德烈亞·迪·朱塞佩(Andrea di Giuseppe)說。
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尚未與其會面。梅洛尼訪美前曾與馮德萊恩舉行會議,馮德萊恩樂見有人愿意向特朗普政府傳遞信息。德國基民盟議員約翰·瓦德普爾(Johann Wadephul)稱,“梅洛尼的華盛頓之行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她可以用與特朗普的良好聯系為歐洲服務。”
也有歐洲政客對梅洛尼的美國之行感到不安。法國方面認為,若每個歐盟國家分別前往白宮與特朗普會晤,將落入后者分裂歐洲的陷阱。法國工業部長馬克·費拉奇(Marc Ferracci)聲稱,“我們需要團結,如果歐洲團結就會強大,如果開始進行雙邊會談就會破壞這種勢頭。”今年2月馬克龍訪美時,梅洛尼曾質疑“以什么名義前往?”
反對者認為,當前特朗普與其盟友聲稱歐洲領導層無能,美意領導人的聯系可能會影響歐盟對關稅和其他問題的統一態度。
忻華解釋稱,包括關稅在內,針對域外的貿易政策是歐盟獨享的權力范圍,不論是法德還是意大利,任何成員國沒有單獨決定歐盟對域外關稅的權力。
“在歐盟做出關稅決策前,各成員國可以展開辯論。歐盟內部從來沒有出現過對哪個問題不吵翻天的時候,內部各成員國互相吵得面紅耳赤,互相攻擊,都很正常。單獨與特朗普談,并不能實質性地改變歐盟對域外的關稅,談完了仍然要在歐盟層面通過決議、做出決策才行。”忻華表示。
美歐“百分之百”達成協議?
會談中,特朗普與梅洛尼沒有特別關注美意、美歐關系,而是探討了雙方有共識的移民、打擊覺醒文化以及國防開支等話題。在被問及意大利的國防開支偏低時,梅洛尼偶爾流露出些許不悅。她預計意大利將在6月舉行的北約會議上宣布,該國將能夠達到北約的要求——每個成員國將2%的GDP用于國防。
忻華認為,歐洲與美國、梅洛尼和特朗普在外交和戰略安全等對外政策上出現分歧很正常,但并不會影響兩人相互認同,這一認同感是建立在西方社會內部一系列問題的相似觀點上。
白宮會晤后梅洛尼聲稱,“我的目標是讓西方再次偉大,我認為我們可以一起做到。”
梅洛尼還透露,特朗普已同意正式訪問意大利,考慮在當地會見歐盟代表。特朗普則聲稱“百分之百”相信能在90天關稅暫停期結束前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這是他首次提出這一想法。
盡管對最終達成協議充滿信心,特朗普表示他“不急于”達成協議。“每個人都想達成協議。如果他們不想達成協議,我們會為他們達成協議。”特朗普補充說,他預計在“未來三到四周內”與每個國家達成協議。
歐洲外交關系委員會政策研究員阿爾貝托·里齊(Alberto Rizzi)向Politico分析稱,梅洛尼帶著協議回到歐洲的希望渺茫,但歐盟和一些歐洲國家可能會把她看作一個偵察兵,“摸索地面,為未來的談判奠定基礎。”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雖然梅洛尼沒有就關稅取得任何實質性勝利,但她說服了特朗普訪意并可能會見其他歐洲領導人。鑒于當前美歐“令人擔憂”的關系,梅洛尼可能會將此視作一個重大勝利,特別是如果特朗普愿意與馮德萊恩會面。
忻華則認為,美歐能否像特朗普所說的達成貿易協議仍不確定。“特朗普一向喜歡說大話,在承諾調停俄烏沖突上已經‘爛尾’,(俄羅斯總統)普京還沒有聽他的而停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