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后王朝時代
古埃及的第26~31王朝為后王朝時代(前664~前332)。埃及原本深遠的影響力大打折扣。它的外國盟友淪為亞述的勢力范圍,到公元前700年兩國間的戰爭終于不可避免。公元前671年到公元前667年,亞述人開始攻擊埃及,遭遇塔哈爾卡和他的繼任坦沃塔瑪尼堅決抵抗,埃及贏得了幾次勝利。但最終,亞述人將庫施人趕回努比亞,占領孟斐斯,洗劫了底比斯神廟。
亞述人沒有長期占領埃及的打算,統治權落入第二十六王朝一系列稱為“賽特王”(Saite kings)的諸侯手中。到公元前653年,賽特王普薩美提克一世借助唯利是圖的希臘雇傭軍驅逐了亞述人,并在希臘人的幫助下建立了埃及的第一支海軍。希臘的在埃及影響急劇膨脹,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納奧克拉提斯(Naucratis)成了希臘人的家園。建都塞易斯的賽特王們見證了這次短暫而充滿生氣的經濟文化復興。然而好景不長,公元前525年,強大的波斯帝國在岡比西斯二世率領下開始了對埃及的征服,最終在貝魯西亞(Pelusium)之戰中抓獲了法老普薩美提克三世。岡比西斯二世于是采用法老稱號,但卻在遠在蘇薩的家中統治,將埃及劃為總督區。公元前5世紀有幾次較成功的反抗波斯的起義,但埃及從未能永久地驅逐波斯人。
在波斯的統治下,埃及與塞浦路斯、腓尼基被一同劃入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下的第六總督區。波斯第一次統治時期也被稱為第二十七王朝,結束于公元前402年。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43年,最后的本土王朝、第三十王朝統治埃及,結束于奈科坦尼布二世(Nectanebo II)。公元前343年,波斯人短暫地恢復了對埃及的統治,也被稱為第三十一王朝。
公元前332年,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侵入埃及,滅波斯王朝,結束了延續3000年之久的法老時代。
1、第二十六王朝
曼尼托記載的古埃及第26王朝共由舍易斯的9位法老組成,總共統治了150年或163或167年。考古學能確認的有6(7)位法老,統治了139或147年。
第26王朝的始祖是尼科一世,他的祖先可能是第24王朝利比亞血統的王公。在亞述帝國入侵埃及的時候,他擔任埃及三角洲舍易斯城的總督。公元前671年,亞述王以撒哈頓從第25王朝的塔哈爾卡手中掠奪了下埃及,亞述人任命了她為封臣。公元前670年--前669年,第25王朝的塔哈爾卡法老重新奪回了孟菲斯和下埃及,擊敗了亞述帝國的駐軍和他們在埃及的封臣。公元前669年,亞述的以撒哈頓王去世,他的兒子和繼承者亞述巴尼拔再次征服埃及,并與公元前667年占領了孟菲斯,進而轉攻上埃及。
這一年尼科一世與其他亞述的封臣圖謀參加塔哈爾卡法老領導的武裝起義,但是行動被亞述人發覺,尼科一世被印度到亞述帝國的首都尼尼微。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66年,亞述王亞述巴尼拔恢復了尼科一世在舍易斯地區的總督職位,尼科一世在重返埃及不久后去世。繼位的是他的兒子--普撒提克一世Psammetichus I
(1)普撒提克一世
普撒提克一世是第26王朝真正意義上的開國法老,他建都舍易斯城,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這位法老原來是埃及分裂成的12部分時的12名國王之一,在一次舉行灌溉之禮的時候,因為他沒有杯子而拿起青銅頭盔,應驗了神諭,因而必定成為國王。公元前663年,亞述王亞述巴尼拔在恢復它父親舍易斯總督頭銜之后,又認命了普撒提克一世為阿特里畢斯城的總督,但他不甘于俯首稱臣,決心奮起反擊亞述帝國的入侵。
普撒美提克一世通過與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吉蓋斯結盟,首先制服了三角洲地區的亞述的封臣,時間在公元前658年--前651年。然后他集中力量將亞述帝國的勢力驅逐到了巴勒斯坦。在此期間,他在舍易斯完成了建都工作,接著進一步進軍中、下埃及。他派遣自己的女兒尼托克麗斯到了底比斯作“阿蒙神的妻子”,并得到了當地人的承認。實際上也是借助宗教力量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同時,他還派遣親信去南方擔任總督,坐鎮埃富翁。
公元前614年巴比倫王國崛起,普撒提克一世增援這一國家圍攻亞述帝國,最終徹底恢復了埃及的獨立。埃及帝國一度又出現了夕陽前的復興跡象,普撒美提克一世在恢復和統一埃及之后,積極發展對外貿易,給希臘商人以優惠待遇,開辟希臘殖民地城市,同時維護了古老的宗教藝術傳統。
(2)尼科二世
尼科二世,是普撒美尼克一世的兒子,在亞述帝國崩潰后,新巴比倫王國向西擴張,占領了敘利亞。尼科二世為了抵制新巴比倫的擴張,反過來支持衰落的亞述。當埃及軍隊出征美索不達米亞時,新巴比倫同盟猶太王國的約西亞在美吉多阻擊失敗而身亡。不久,尼科二世派自己的兒子做了猶太王國。公元前605年,在敘利亞北部的卡赫美什戰役中,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大敗尼科二世。公元前601年,埃及本身也受到了威脅,但是尼科二世再次擊敗了敵人,并繼續向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推進,以加強反巴比倫聯盟的戰爭.
此后,尼科二世組織建立了他的地中海和紅海艦隊。為了發展貿易,尼科二世建筑了溝通尼羅河和紅海的運河工程,這是現代蘇伊士運河的前驅,但是這一工作并沒有最后完成。
據說尼科二世還派遣了腓尼基的稅收繞行非洲一圈。所有這些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3)普撒美提克二世
普撒美提克二世,尼科二世之子。他曾試圖對外擴張,收復他父親的失地。在他統治的第三年,破壞了與努比亞的和平共處的關系,率軍遠征庫什王國,一直打到尼羅河第三瀑布。對于巴勒斯坦則保持了中立,在公元前591年對腓尼基進行了有好訪問。普撒美尼克二世從雕像和浮雕上鏟除了有關第25王朝的名字和王家標記。
(4)瓦希布拉
瓦希布拉,是普撒美提克二世的兒子和王位繼承人。瓦希布拉繼位后,面對著巴勒斯坦的新巴比倫王國的壓力,開始向他們挑戰,并且為耶路撒冷解圍。由于希臘人不斷移民到利比亞,并進一步侵占其土地,利比亞人求援于瓦希布拉,他派兵支援失敗,遭到了人民的怨恨,并掀起了暴動。軍隊擁戴將軍阿赫摩斯做了國王,保留了瓦希布拉的攝政王位。但是,他卻在后來的企圖重新奪權的戰斗中戰死。
(5)瓦希布拉
瓦希布拉(阿瑪西斯),或阿赫摩斯,他是平民出身,通過兵變成為了法老。新巴比倫的尼布甲尼撒二世乘埃及內戰之機攻打埃及。但是,后來由于波斯帝國的興起和威脅,埃及與巴比倫王國建立了同盟關系。希羅多德在他的《歷史》中,咱么阿摩西斯以他的智巧,而不是暴力贏得了人民的擁戴。他還向神廟獻祭,建筑了巨大的神廟。為了發展貿易,給希臘人以優惠的條件,允許他們定居在埃及。阿摩西斯時代被看成埃及歷史上“空前繁榮的時代”。
(6)普撒美提三世
普撒美提三世,第26王朝的末代法老,他的統治和生活所了解的大部分內容來自于前5世紀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記載。薩美提克三世是法老阿赫摩斯與他的王后之一的孩子,但是他的名字里包含他繼母以及王朝里他父親自己推翻的因素。他父親統治了44年,當時埃及很昌盛,死后他于前526年繼位。據希羅多德報道他有一個叫雅赫摩斯的兒子。他還有妻子和女兒,但是他們的名字沒有被傳下來。
他繼位不久埃及就遭到了波斯帝國岡比西斯二世的侵犯。岡比西斯二世指揮的軍隊在阿拉伯人的幫助下穿過西奈半島和沙漠。雙方于前525年春在埃及的東方前線城市貝魯西亞決戰。普薩美提克三世被他的一個同盟者出賣后被戰敗。普薩美提克三世逃到孟斐斯。波斯在經過長期圍攻后占據了孟斐斯,此后不久俘虜普薩美提克三世。孟斐斯失陷后岡比西斯二世下令處死兩千市內的顯貴,包括普薩美提克三世的一個兒子。公元前525年波斯人攻入了孟菲斯,俘虜了這位法老,當時他繼位僅僅六個月。
希羅多德在他《歷史》的第三卷中說,普薩美提克三世的女兒倫為奴隸,他的兒子被處死,一個朋友成為乞丐。他們全部被帶到他眼前來測試他的反應。他只有在看到乞丐的時候憤怒。他本人被免死。他被囚后被帶到蘇薩。一開始他的待遇比較好。但是由于他試圖策謀反抗岡比西斯,因此他被迫喝牛血而死。此后波斯人開始了統治埃及的第27王朝。
2、第二十八王朝
曼尼托的記載古埃及的第28王朝只有阿米爾塔伊俄斯二世一人,他從公元前404年到前399年統治了埃及6年。在公元前404年這一年,波斯帝國的大流士二世死,埃及掀起了反對波斯統治的大起義。起義的領袖就是阿米爾塔伊伊俄斯的孫子,阿爾米塔伊俄斯二世。
這位第28王朝的法老和第24、26王朝的諸位法老一樣,是舍易斯出身的利比亞人。他在埃及暫時取得獨立的情況下登上了王位。在厄勒藩汀紙草中,日期最晚的一份公文書的借貸的契約寫成于他統治的第五年,也就是公元前400年。這表明了不僅下埃及,而且上埃及也承認了他的權力。因此,他必定能夠從全國范圍內驅逐了波斯人。根據后來的傳說,由于他的某些方面違反了法律,所以,他的兒子未能繼承王位。
3、第二十九王朝
曼尼托記載的古埃及第29王朝由門德斯地區的4(5)王組成,總共20(21)年零4個月。但是,考古發現能確認的至少有3位法老。
(1)尼發魯德
尼發魯德法老,他在先前的反波斯起義斗爭中,可能是建立第28王朝的法老阿米塔伊俄斯二世的一個助手。他出身在三角洲的門德斯,塔尼斯之西,以此為中心形成了一個新的家族統治。公元前398年,斯巴達與波斯帝國開戰,尼發魯德與斯巴達結盟,同時送給斯巴達100只3列漿戰艦的裝備和50萬袋的谷物,但是,當艦船途徑羅德島的時候被波斯人截獲。
(2)哈考爾
哈考爾法老,第29王朝的第2或第3法老。哈考爾與普賽穆特同年登基,普塞穆特維持了一年的王位,便被哈考爾驅逐。哈考爾法老繼續統治了埃及13年,成為該王朝時間最長的法老。在卡納克的一座小神廟,由普塞穆特著手的建筑被哈考爾最終完成。但前者的名字被鏟掉了,加上的是哈考爾本人的名字。公元前386年,波斯語斯巴達締結和約,第二年,波斯王阿塔薛西斯二世發動了對埃及3年的戰爭。據說,哈考爾組織了2000名希臘雇傭軍阻止了波斯人的入侵。但是,也有人人為,哈考爾與塞浦路斯的薩米斯的王伊瓦高拉斯結盟,使埃及得到解救。哈考爾的晚年國家似乎處于無政府狀態,他本人或許被殺。由于哈考爾的去世,埃及政局更難以穩定。其子尼斐利提斯二世繼承了王位。
(3)普塞穆特
普塞穆特,第29王朝的第2或第3王,在公元前393年,他與哈考爾同年繼位,曼尼托的王名表把他作為第3王排在哈考爾之后,但是,現代研究者通常把普塞穆特看成第2王,把他排在哈考爾之前。普塞穆特僅僅在位一年,便被哈考爾驅逐。
(4)尼斐利提斯
尼斐利提斯,哈考爾法老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王位,據說,僅僅維持了4個月,就被第30王朝推翻了。
4、第三十王朝
古埃及第三十王朝,曼尼托記載由塞邊尼圖斯的三位法老組成,總計統治了38(20)年。考古證實了這一記載,三位法老,38年統治。
(1)涅克塔尼布一世
涅克塔尼布一世,他是在布巴斯提斯北部的塞邊尼圖斯出身的將軍。在公元前380年篡奪了第29王朝尼斐利提斯的王位,創設了新的王朝。波斯王阿塔薛西斯二世遠征埃及遭到了哈考爾的抵制而失敗后,于公元前373年春再次進犯埃及。波斯帝國陸海軍從巴拉斯坦大舉南下,遭到了埃及軍隊的激烈抵抗。到這一年的7、8月末尼羅河大泛濫,三角洲被大水淹沒,幾乎成了一片沼澤和海,波斯人被迫退卻。在埃及恢復和平的同時,涅克塔尼布一世建筑和修復了許多紀念性建筑。可能在晚年他與自己的孩子杰郝共治。
(2)杰郝
杰郝法老,在公元前362年在他父親去世后繼承了王位,他改變了父親優待僧侶的政策,廢除其特權,并劫取了寺廟的財寶鑄成金幣用來擴建軍隊。他率領一支8萬埃及人,1萬希臘人和200艘3列漿的戰艦組成的雇傭軍,向敘利亞和腓尼基的波斯人進攻。但是由于他手下的將帥與他不和,甚至他自己的兒子涅克塔尼布二世也反對他,并被埃及人和希臘人離棄,他絕望中,經過阿拉伯投靠了波斯人,并得到了波斯人的善待。
(3) 涅克塔尼布二世
涅克塔尼布二世,是第30王朝的末代法老,當時,波斯王阿塔薛西斯三世再次入侵埃及,并且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涅克塔尼布二世聯合塞浦路斯共同謀反波斯,并援助了西頓,但是西頓還是被波斯毀滅了。在公元前343年冬,尼羅河喝水泛濫停止,波斯帝國30萬大軍和300艘戰艦進軍埃及。涅克塔尼布二世退卻到了孟菲斯和上埃及,據說最好逃到了努比亞。波斯軍團再次占領了整個埃及。第30王朝滅亡。
涅克塔尼布二世18年的統治中大興土木,給埃及創作了很多偉大的雕像,許多建筑遺跡殘留到了今天。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