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陳朝和)“課程的火爆程度超出了預期,展現了醫學與人工智能交叉領域的巨大吸引力,也為學校推進新工科、新醫科建設提供了成功范例。”近日,四川大學“醫學人工智能”本科微專業正式開班,開課即“搶空”。記者從學校了解到,微專業第一節課剛結束,就有學生自發組建跨學科科研小組,還有未報名學生主動申請旁聽。
“醫學人工智能”微專業面向四川大學2022級、2023級在讀全日制本科生進行招生。項目計劃招生25人,最終有64名來自12個學院的學生報名參與。微專業設1個班級,每周日進行授課,學制為1.5年,含10學分。
課程為何如此受歡迎?“醫學人工智能”微專業以培養醫療健康領域AI復合型人才為目標,精心設計醫學大模型與生成式AI應用、數據研究設計與應用、醫學數理統計與機器學習、生物信息與計算生物學、數字信號處理與生理信號監測、深度學習基礎與醫學圖像6門核心課程。
據了解,該微專業課程主要由華西醫院生物醫學大數據研究院承擔,邀請到校內外20余位教師投入微專業課程建設。學生在系統學習醫學AI核心理論的同時,依托華西醫院生物醫學大數據研究院、華西醫學模擬中心強大的算力平臺和專病數據庫、前瞻性隊列等數據資源,開展從電子病歷分析到醫學影像識別的全流程實踐。課程特別引入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的AI專家團隊,指導學生跨學科組隊,將前沿AI技術應用于真實醫療場景的解決方案開發。
“‘醫學人工智能’本科微專業是計算機學院與臨床醫學院未來深度合作的新起點。”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趙啟軍表示,該課程設置體現了“基礎+特色”的架構,既保證了知識的系統性,又強化了專業的針對性。
近年來,四川大學大力推進學科交叉融合與教育教學創新。四川大學教務處組織各學院(系)于2024年深入推進微專業建設。學校首批共立項26個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需求的微專業。本學年已有14個微專業陸續開課,微專業的開設為學生提供了跨學科交流平臺,受到學生廣泛歡迎。
《中國教育報》2025年04月19日 第02版
作者:記者 陳朝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