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17日宣布對中國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301調查的最終措施,其中對中國建造和運營的船只征收港口費的措施將在今年10月中旬生效。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8日表示,美方一意孤行,執意發布相關限制措施。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中方將密切關注美方有關動向,并將堅決采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根據美方公告內容,新規采用按噸位或集裝箱計費的航次收費制,而非業界擔憂的靠港次數計費模式。每艘船年收費上限5次,若船東訂購美國建造船舶則可豁免。港口費的收取將從180天后開始,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對中國船東及運營商每航次每凈噸收取50美元,使用中國建造船舶的其他國家運營商每航次按每凈噸18美元或每集裝箱120美元收費,3年內該費用還將逐年分別按照不同金額增加;第二階段3年后啟動,將對使用外國船舶向美國運輸液化天然氣(LNG)實施限制。
《華爾街日報》稱,此前,USTR計劃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只征收最高150萬美元的費用,連訂購了中國船舶的運營商都將面臨最高100萬美元的停靠費用。《華爾街日報》稱,在業界的強烈反對下,美國貿易代表決定不再就企業未來訂購中國船舶征收費用。英國《衛報》提到,從2月起,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大幅淡化了原計劃——美國國內行業警告說,收港口費將推高美國消費者價格。此舉還引發全球航運業擔憂,全球十大航運公司的船隊中,大部分船舶都由中國制造。
外媒認為,在美國加征關稅背景下,這一計劃恐進一步加劇國際貿易混亂。綜合英美媒體報道,新規將直接影響全球運力最大的中遠海運等中國企業,也會波及馬士基、地中海航運等大量訂購中國船舶的國際巨頭。
BBC稱,英國特許出口與國際貿易協會總干事福吉奧尼表示,美國的關稅措施已造成船舶“嚴重積壓”,歐盟地區尤為明顯,英國港口也出現“顯著擁堵”。他表示,這是美國政府政策的直接影響,并補充說,不確定性和混亂加劇推高了消費者價格。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征收港口費、對貨物裝卸設備加征關稅等措施損人害己,既推高全球海運成本、擾亂全球產供鏈穩定,也會增加美國國內通脹壓力,損害美國消費者和企業利益,最終也無法振興美國造船業。”(丁雅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