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隨禮本是表達心意、維系關系的方式,可如今有些禮越隨越變味。人老了,退休金就那么多,看病吃藥、日常開銷處處都要精打細算。這三種禮,再跟著別人瞎隨,就是實打實的冤枉錢,趕緊停手!
多年不聯系的 “遠親禮”
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情況:某個多年不登門的遠房親戚,突然發來消息,說孩子要結婚、老人要過壽。明明平時連招呼都不打,一有事就想起你來隨禮,這種錢隨出去基本就是打水漂。
小區里的張大爺就吃過這樣的虧。他有個表侄,自從張大爺退休后,十多年都沒見過面。去年突然打電話說兒子結婚,熱情邀請張大爺參加。張大爺想著都是親戚,抹不開面子,包了 800 元紅包過去。結果婚禮當天,表侄一家忙前忙后,連句感謝的話都沒和張大爺說。從那以后,表侄又沒了音訊。這種多年不聯系的遠親,平時不維護關系,有事就來 “薅羊毛”,隨禮只會讓自己憋氣又傷財。
攀比成風的 “面子禮”
有些地方隨禮風氣越來越離譜,禮金越漲越高,比的不是心意而是面子。看到別人隨得多,自己不跟著加錢,就怕被人說小氣??衫夏耆送诵萁鹩邢?,為了面子硬撐,最后苦的是自己。
隔壁李阿姨就陷入過這樣的 “隨禮怪圈”。她所在的廣場舞隊,隊員家里有事,大家都會湊份子。一開始禮金是 200 元,后來有人帶頭加到 500 元,再后來甚至有人隨 1000 元。李阿姨退休金不多,本不想跟風,但又怕被人議論,只好咬著牙跟著漲。幾次下來,她的養老錢少了一大截,生活質量都下降了。這種攀比式隨禮,早沒了人情味兒,不過是滿足了別人的虛榮心,老年人真沒必要跟著瞎湊這個熱鬧。
動機不純的 “人情債”
還有些人打著 “人情” 的幌子,變相索要禮金。比如剛認識不久的人,突然邀請你參加飯局,結果去了才發現是變相的 “收禮局”;或者一些半生不熟的鄰居,隔三岔五辦個小事就請客,目的就是讓你隨禮。
王大叔就遇到過這種糟心事。小區新搬來的住戶,見面沒聊過幾次,突然邀請他參加喬遷宴。王大叔想著鄰里之間,就包了 500 元紅包??芍螅瑢Ψ接忠院⒆訚M月、老人過生日等理由,頻繁請客。王大叔這才反應過來,對方就是把他當 “冤大頭”。這種動機不純的 “人情債”,隨得越多越吃虧,老年人一定要擦亮眼睛。
人老了,要學會為自己而活。多年不聯系的遠親禮、攀比成風的面子禮、動機不純的人情債,這三種禮真沒必要再隨。把錢花在自己身上,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地過日子,比什么都強。別讓虛情假意的 “人情” 掏空了錢包,該拒絕時就拒絕,別為了面子苦了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