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社區矯正工作如何高質量發展?有哪些經驗成效?4月18日,四川省社區矯正質量提升兩年行動中期經驗交流會在成都召開,司法廳、市(州)司法局,以及社區矯正機構負責人交流總結工作經驗。
社區矯正既是社會熱點,也是問題難點。為解決傳統教育幫扶“重監管、輕幫扶,重處罰、輕教育”的短板,成都市青羊區司法局建立護航志愿者、律師志愿者、社區矯正對象志愿者3支志愿服務隊伍,從溫情幫扶、法治教育、自我矯正三方面,提升社區矯正效果。“矯正對象小涂,在解除矯正后仍積極參與公益活動,堅持每周自費看望社區空巢老人,牽頭負責‘暖巢行動’子項目,贏得了社區廣大干群的一致贊譽。”成都市青羊區司法局負責人分享道。
“以前,社區矯正檔案管理存在諸多風險,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和質量。我們向區檔案館尋求指導,并通過創新質量管理等多種方式,實現了社區矯正檔案管理的規范化?!睆V安市廣安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聚焦“檔案管理”小切口,分享了廣安的經驗做法。
社區矯正是指將符合條件的罪犯放置于社區內,由專門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并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為加快推進社區矯正工作高質量發展,2024年5月,司法部部署開展全國社區矯正質量提升兩年行動。
一年多來,四川不斷加強社區矯正風險管理、強化部門協作、完善執 監督、優化教育幫扶、夯實基礎支撐、增強執法能力等,社區矯正整體工作取得新成效。目前共有90余個縣(市、區)啟動了社區矯正“專職、專業、專責”隊伍建設,基層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素質和執法規范化程度大幅提升。接下來,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將充分總結經驗成果,找準問題短板,針對性破解難點堵點,特別是在強化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源頭治理、打造和深化“一縣一品牌”出實招,努力提升矯正質效。(川觀新聞記者 范芮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