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加拿大分社報道稱,本次選舉僅舉行兩次辯論,由獨立機構領導人辯論委員會(The Leaders’ Debates Commission)在魁北克省蒙特利爾市加拿大廣播電臺大樓(Maison de Radio-Canada)主持,其中4月16日原定東部時間20時舉行法語辯論,主持人為加拿大廣播公司(Radio-Canada) 主播羅伊 (Patrice Roy),4月17日東部時間19時舉行英語辯論,主持人為TVO主播派金 (Steve Paikin)。在首先舉行的法語辯論中,聯邦總理、聯邦自由黨黨領卡尼(Mark Carney)和魁北克人集團黨領布朗謝(Yves-Francois Blanchet)均試圖直接闡述自己政治綱領。胞弟認為,這場法語辯論可能決定誰將贏得4月28日的選舉,并最終決定誰將就美國關稅問題代表加拿大與美國展開談判。辯論中卡尼大方承認自己公認最大短板——法語水平不佳,魁北克民調公司Leger的負責人萊熱(Jean-Marc Leger)認為,此次辯論中卡尼表現中規中矩,被認為不善言辭的他未有明顯失言,可謂超出預期。曾任加拿大和英國央行行長的他表示,自己處理危機的經驗令他成為和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談判的最佳人選,后者一再揚言要吞并加拿大。聯邦保守黨黨領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抓住卡尼曾短暫擔任杜魯多(Justin Trudeau)經濟顧問的辮子,試圖將聯邦自由黨控制物價和房價不利的責任歸咎于他,對此卡尼反駁稱“我們兩人都不是杜魯多,此次選舉的關鍵在于誰將接任,以及誰將直面特朗普”。這是自卡尼今年3月當選自由黨領袖以來,兩人之間的首次交鋒。親聯邦保守黨的評論員蘇達斯(Dimitri Soudas)認為兩人表現都較好,但博勵治“可能錯失了吸引搖擺選民的機會”。博勵治指責聯邦自由黨阻礙石油等自然資源的開發,并試圖提高稅收,從而削弱了加拿大的經濟,稱卡尼正重復杜魯多執政時的承諾,指責其推高房價,對此卡尼稱,對方所指責這些事發生的大部分時間里他是英國央行行長,根本不在加拿大,博勵治轉而攻訐對手“在英國干得很糟”。卡尼擔任總理后對特朗普關稅進行了反制,博勵治稱自己也將這么做。報道稱,組織者將辯論提前了兩個小時,以避免與NHL蒙特利爾加拿大人隊的關鍵比賽發生沖突。報道認為魁人黨支持者此次動向將至關重要,該黨2004年贏得54席,2011年只剩4席,2019年和2021年反彈至32席,民調顯示,部分魁人黨選民傾向于投票給聯邦自由黨,因為他們認為卡尼是應對特朗普的最佳人選。
《國家郵報》報道稱,聯邦綠黨最后一刻被取消了參加首場辯論的資格,結果只有卡尼、博勵治、布朗謝和聯邦新民主黨黨領駔勉誠(Jagmeet Singh)出席,他們均力爭在4月28日投票日贏得搖擺選民支持。民調顯示聯邦自由黨和聯邦保守黨間競爭激烈,而另兩個政黨正努力爭取重新回到國家議程中。報道認為卡尼在此次辯論中受到各黨領集中攻擊,但最終避免了失言。辯論中駔勉誠曾抱怨,主持人阻止他談論醫療保健問題,他指著時鐘,顯示他的發言時間比其他領導人少了大約 3-4 分鐘。辯論中卡尼和博勵治出人意料地就是否如后者所言在100天內停止資助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展開博弈,卡尼誓言保護并繼續投資,而博勵治在被問及如何落實時稱“并無具體時間表”。
CBC報道認為辯論交鋒激烈,焦點話題圍繞輸油管道、移民以及特朗普,卡尼成為各黨領攻擊焦點,但他成功以自己在政治上初來乍到應對。布朗謝指責卡尼承諾在減稅的同時節省開支,就像在提供“哈利·波特”式的預算案。博勵治極力主張增產石油,而駔勉誠指責主持人不公平地阻止他討論醫療保健問題。報道稱,各黨領爭先恐后將自己塑造為最適合對付特朗普的人,同時均表示自己在貿易戰期間將抵制哪些美國產品。在一再遭到博勵治“必須對杜魯多政府劣跡負責”后卡尼表示“我不是杜魯多”。報道稱,對最后一刻被拒之門外,綠黨方面譴責此舉“不民主”。報道認為,經過數周的期待,今晚的辯論結果卻相對平靜。辯論中有一些精彩瞬間和一些妙語連珠的妙語,但最終沒有太多激烈的對決。盡管一些領導人之間明顯存在緊張關系,但沒有人身攻擊,而且對話也從未演變成對罵——這對于允許公開辯論的辯論形式來說始終是風險。就一些關鍵問題進行了相當實質性的討論,例如輸油管道以及如何應對特朗普。這些討論是否會對魁北克或加拿大其他地區的黨派領導人產生影響,還有待觀察。CBC首席記者阿森諾(Adrienne Arsenault)、首席政治記者巴爾東(Rosemary Barton)和《權力與政治》節目主持人高克拉內(David Cochrane)評論認為,辯論結束后,人們總會問:誰贏了?黨內支持者會有自己的答案,但今晚的辯論或許最好被描述為平局。沒有一位領導人犯下任何明顯的災難性失誤,但我們也沒有看到明確的勝利者出現,一天后舉行的英語辯論可能會有一些更激烈的場面出現。評論認為,博勵治“如果目標是能夠用法語流暢地溝通,并展現出更冷靜的舉止,那么他成功了,但整個競選過程中,他一直承受著壓力,需要表現得更像首相——而在這方面,卡尼明顯占了上風”,評論認為,他支持建設輸油管道的言論可能無法在他已經落后的省份贏得選票。明天的英語辯論中,他必須保持同樣的平衡,努力讓觀眾相信他是領導該國應對限制性措施的最佳人選。評論認為“卡尼法語能力明顯是最弱的,這在當晚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他身上的情況下,是一個明顯的劣勢。他一開始顯得有些膽怯,容易被打斷,在交叉談話和辯論玩笑中也遲遲沒有插話,但隨著辯論的進行,他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大部分重要的競選論點都得到了充分表達,不像競選黨領時那樣語誤不斷,這或許足以讓他在魁北克穩居領先地位。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民調追蹤數據,聯邦自由黨在魁北克省的支持率為42.4%,遙遙領先于魁人黨,魁人黨以24.6%的差距位居第二”。《現實報》專欄作家兼《問題》欄目主持人艾貝(Chantal Hébert)評論認為,“其他領導人的攻擊都沒有真正擊中要害,這無疑意味著他占了上風。”
《渥太華市民報》援引專欄作家佩勒林(Brigitte Pellerin)分析認為,公認法語水平最差的卡尼本來被預期表現不佳,但并未被打臉,因此“他算贏了”,同樣并非法語母語的駔勉誠也表現不錯,甚至可以用法語諷刺博勵治,當后者稱“應該讓科學家而非政客管理核能計劃”時他調侃“這是我頭一回聽到他說支持科學家,真是彌足珍貴”。該報記者阿丹(Mohammed Adam)認為駔勉誠表現最佳,因為“尖銳卻不莽撞”,稱他在和博勵治交逢時表現最好,批評兩大政黨政策時能準確抓住其漏洞,但“和主持人交鋒并非強項”。他們想法,并保持冷靜和穩定。一開始他很緊張,回答問題時也不夠成熟。但他逐漸融入了辯論,并基本保持了自己的觀點。他通過了法語測試。博勵治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真實性。他會成為攻擊型候選人還是一位總理?他更加冷靜,或許過于冷靜了,面對駔勉誠的攻擊反擊猶豫,如果是以前的他肯定不會如此。他整場辯論主要專注于闡述自己的競選承諾,以及忙于努力把卡尼和杜魯多聯系起來。社論版編輯斯賓塞(Christina Spencer)認為,兩個小黨黨領中布朗謝表現更勝一籌,顯示其在魁北克省主場更像一個辯論家,而兩大政黨黨領辯論中,法語柳利的博勵治“花了太多時間抨擊聯邦自由黨政府那十年所謂的災難,而他本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更好地解釋自己的政綱”,而法語不佳的卡尼“即使在他擅長的話題(經濟、住房)上也難免顯得吞吞吐吐,但在兩人中他看起來更像首相,甚至更有魅力”。評論認為,“辯論很少能改變任何人的想法。在那兩個小時里,我們沒有聽到任何能讓人改變主意的言論。我們認為我們應該更仔細地傾聽領導人的意見,關注那些與我們對美國總統攻擊的回應沒有直接關系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