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4月17日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今年將嚴查“神醫”“神藥”廣告、食品廣告療效化宣傳、保本無風險的金融理財廣告、職業技能培訓類違法廣告、互聯網違法廣告等,切實守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4月18日《新華每日電訊》)
市場監管總局將聚焦重點民生領域和互聯網新興媒介,從“醫療、藥品、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醫療器械廣告”“普通食品廣告”“金融廣告”“教育培訓廣告”“互聯網廣告”5個方面明確了2025年廣告監管有關重點任務。嚴查吹牛廣告,用“法治的利劍”刺破“虛假的牛皮”!
廣告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廣告傳播虛假信息,誤導消費者,其中“神醫”“神藥”廣告尤為猖獗。為了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市場監管總局宣布將嚴查“神醫”“神藥”廣告、食品廣告療效化宣傳、保本無風險的金融理財廣告、職業技能培訓類違法廣告、互聯網違法廣告等。這一舉措無疑是對虛假廣告的一次有力打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神醫”“神藥”廣告往往夸大其詞,利用消費者對健康的迫切需求,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購買無效甚至有害的產品。這類廣告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經濟利益,還可能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比如,一些所謂的“神藥”廣告宣稱能夠治愈各種疑難雜癥,實際上并無科學依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后,可能會耽誤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嚴查“神醫”“神藥”廣告,是對消費者健康負責的表現。
食品廣告療效化宣傳也是一種常見的虛假廣告形式。一些食品廣告聲稱其產品具有治療疾病的功效,誤導消費者將其當作藥品使用。這不僅違反了廣告法的相關規定,還可能導致消費者對食品和藥品的混淆,影響其正確選擇和使用。通過嚴查食品廣告療效化宣傳,可以有效遏制這種誤導消費者的行為,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值得注意的是,嚴查“吹牛廣告”不僅僅是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責,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消費者應提高辨別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媒體和社交平臺應嚴格遵守廣告發布的相關規定,杜絕虛假廣告的傳播;相關行業協會應加強自律,建立健全廣告審查機制。
嚴查“神醫”“神藥”廣告等虛假廣告,維護市場健康秩序,是一項系統工程。吹牛者能夠真正上稅,虛假廣告能夠徹底消失,市場秩序得以全面恢復。嚴查“神醫”“神藥”廣告,讓吹牛者好好上上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