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腦機接口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從實驗室走向臨床應用。2025年4月,中國腦機接口領域迎來里程碑式突破——腦虎科技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所團隊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開展的高精度實時運動解碼臨床試驗取得重大進展。這項突破性成果不僅展示了中國在腦機接口技術領域的領先實力,更為運動功能障礙患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這項臨床試驗的主角是一位19歲的右側額葉癲癇患者。在成功植入腦虎科技自主研發的256通道柔性腦機接口后,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僅兩天后就順利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令人驚嘆的是,經過累計19.87小時的專項訓練,這位年輕患者已經能夠精準操控多款電子游戲,包括經典游戲《吃豆人》《坦克大戰》,以及操作復雜度更高的大型游戲《王者榮耀》和《黑神話:悟空》。
這一成就的技術核心在于腦虎科技自主研發的XessOS腦機操作系統。通過這套系統,患者不僅能夠進行游戲娛樂,還能實現更多實用功能:流暢地上網沖浪、操作各類App(如嗶哩嗶哩、小紅書等)、控制智能輪椅和智能家居設備(如燈光、窗簾等)。這些功能的實現,標志著腦機接口技術正從單純的科研探索向實際應用領域快速邁進。
技術團隊介紹,這項突破主要依賴于三個關鍵技術:256通道柔性腦機接口、局部場電位信號(LFP)采集技術,以及視覺反饋閉環控制機制。具體而言,系統通過采集大腦皮層產生的電信號,將其與屏幕光標運動軌跡實時映射,形成閉環控制。在訓練過程中,團隊采用了經典的Center-out實驗范式來校準解碼模型,運用位置—速度卡爾曼濾波算法,將256通道皮層腦電信號實時解碼為光標速度指令,使受試者能夠快速掌握"意念控制"的要領。
為進一步提升控制精度,團隊還引入了WebGrid訓練范式。這種方法要求受試者通過運動想象將光標移動至指定目標方格,并通過逐步增加網格復雜度來持續優化腦電控制能力。經過近20小時的系統訓練,受試者在增強型用戶界面下達到了4.07比特/秒的光標控制性能——這一指標已接近馬斯克旗下Neuralink公司首個受試者經過60小時訓練后的表現水平,展現了中國腦機接口技術的國際競爭力。
臨床試驗過程中,這位年輕患者表現優異,全程狀態良好。值得一提的是,腦虎科技的256通道柔性腦機接口不僅實現了精準的運動解碼功能,還幫助華山醫院醫生團隊準確定位了患者的癲癇病灶。在成功實施病灶切除手術后,患者的運動功能區得到完整保護,術后未遺留任何功能障礙,實現了治療與功能恢復的雙重目標。
腦虎科技CEO彭雷對受試者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你是中國第一個實現百分之百腦控鼠標的年輕人。"這句話不僅是對這位勇敢患者的肯定,更是對中國腦機接口技術發展的最好注解。
這項技術的突破性意義在于,它為運動功能障礙群體(如脊髓損傷患者、漸凍癥患者等)提供了全新的生活可能性。通過腦機接口,這些患者有望重獲與外界交流、控制環境的能力,極大提升生活質量。同時,該技術也為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精準診療提供了新思路。
從全球視野來看,中國在腦機接口領域的這一突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腦科學這一前沿科技領域,中國正從跟跑者轉變為并跑者,甚至在某些細分領域成為領跑者。腦虎科技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的合作模式,也展示了產學研醫協同創新的強大生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