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伊朗了?美國的戰略重心,早已完成了轉向,他們真正要對付的或許還是中國。
在關稅大戰前,特朗普一聲令下,美軍航母再次光顧了中東地區,不僅逼近了德黑蘭,還與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美國航母在全世界頻繁調動)
但等到關稅大戰以后,美國似乎意識到了什么,雖然嘴上威脅依舊不停(如2025年4月15日,特朗普又多次對伊朗放狠話),還計劃將大量部隊調到與波斯灣相近的印度洋方向。
但實際上,根據諸多媒體的爆料,這部分印度洋方向的美軍,很有可能不會前往中東地區,而是會和太平洋美軍一起合作,對中國形成“兩面夾擊”。
(美國海軍)
美國意識到了什么?
美國為什么要如此大張旗鼓地針對中國,答案很簡單,中國人實在是太不給特朗普面子了。
在特朗普看來,自己作為超級大國,現在美國正面臨著巨大的貿易逆差(據央視報道,美國2024年國際貿易逆差總額為9184億美元),向全世界增加關稅,完全是理直氣壯。
特朗普希望以此增強美國的經濟實力,強化美國的話語權,并迫使世界各國對美讓步。
(特朗普希望全世界屈服于美國)
可中國方面,即使美國將中國關稅加到125%,中國都沒有屈服,甚至還敢將對美關稅提高,居然還敢還手,真是“豈有此理”?
特朗普清楚地明白,現在中國已經打響了應對美國美元霸權和貿易霸權的第一槍,如果再不遏制,后果可能不堪設想。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加強了對中國的圍堵,一方面繼續將關稅提到145%,另一方面,頻繁調兵遣將。
畢竟伊朗對于美國來說,只是小感冒而已,中國反抗美元霸權的舉動,才是白宮的心腹大患。
(川普還是想要對抗中國)
美國的遏制戰略
那么美國是怎么做的呢?很簡單,增加在中國方面的軍事存在感。
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海軍計劃于2025年夏季在印太地區舉行名為“REFORPAC”的演習。
據了解,此次演習為期兩周,旨在通過壓力測試研究大規模聯合作戰的實施方法。
(美國海軍)
對此,美國海軍中將邁克爾·博伊爾表示,新演習方式“涵蓋聯合部隊且前瞻性極強”,這是因為,此次演習的核心目標,是為“2040年和2050年的作戰需求儲備各類能力”。
而在整個印太地區,值得美國海軍如此大張旗鼓演練備戰的假想敵只有一個——中國。
無獨有偶,2025年2月,美國空軍聯合英國、澳大利亞等盟友舉行了“竹鷹25-1”軍事演習。
雖然此次演習名稱頗具文藝氣息,但重點演練內容卻極具實戰性。其中一項科目為,當主要軍事基地被摧毀后,美國空軍戰機利用太平洋地區星羅棋布的島嶼搭建臨時機場,開展空中游擊作戰。
而在整個西太平洋地區,有能力針對美國空軍軍事基地進行毀滅性打擊的國家,同樣只有中國一家。美國“竹鷹25-1”演習的假想敵目標就差直接報中國的身份證號了。
(美國空軍)
然而,無論是此類海軍演習還是空軍演習,都印證了一個事實:僅從太平洋一側來看,美國軍事力量在對抗中國方面已漸顯力不從心。
例如,邁克爾·博伊爾認為戰爭可能在2040年或2050年爆發,美國在2025年就開始準備15年后甚至25年后可能發生的戰爭,也不知道是應該夸一句未雨綢繆,還是說一聲杞人憂天?
而美國空軍那邊,如果不是對己方空軍基地嚴重缺乏自信的話,也斷不可能進行如此的空中游擊作戰演練。
那么既然整個太平洋美軍都對自己的作戰能力缺乏自信的話,那美國在太平洋以外,引入新的武裝力量,應對這一復雜局面已成定局。
(美軍士兵)
美國的印太布局
從地理上來看,這個力量最大可能就是印度洋的美軍。
印太合流的軍事操作從2018年便已經開始,該年5月30日,美軍正式將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
美國人清楚地明白,隨著亞太地區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特別是中國在印度洋地區影響力的增強,美國認為原有的“太平洋司令部”名稱已無法準確反映其戰略覆蓋范圍。
所以,美國政府和軍方高層不僅更改了“太平洋司令部”的名稱,還擴大了該司令部的覆蓋范圍(可以統轄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的絕大部分美軍力量)。
(美國印太司令部的徽章)
美軍高層多次強調“印太”地區的重要性,認為印度洋和太平洋在戰略上密不可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美國必須要在保持太平洋地區軍力的同時,增加印度洋方面的儲備力量,這樣才能及時保證在整個戰區的軍事活力。
(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
而在戰區更名后,駐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美軍明顯加強了與周邊盟友的聯動。
就比如馬拉巴爾軍演,該軍演始于1992年,原本是美國海軍和印度海軍的雙邊合作演習,但在2015年和2020年的時候,日本和澳大利亞先后加入,并從2021年起開始常態化。
美日兩國均為太平洋國家,印度為印度洋國家,而澳大利亞更是地跨太平洋、印度洋兩大海域。單從這參演四國的地理位置來看,很明顯,美國就是通過四國協同,強化印度洋-太平洋海域的軍事威懾鏈。
(馬拉巴爾軍演現場)
而與此同時,美日印澳還聯合組建了“四邊機制”(QUAD)海上安全合作項目,2021年將其提升至部長級對話,并啟動“印太海域態勢感知伙伴關系”(IPMDA),共享中國艦船動向,計劃在印度洋部署無人機,與太平洋方向的偵察體系聯動,意圖構建對華“C型包圍圈”。
(美日印澳)
到了2025年,這一趨勢更加明顯。美國軍隊多次與盟友在南中國海地區活動。考慮到南中國海恰好是北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匯處,而兩洋交匯的馬六甲海峽屬于美國的勢力范圍,美國挾兩大洋的軍力對中國步步緊逼的態勢,已是昭然若揭。
但值得慶幸的是,由于印度洋地區的美軍實力較太平洋美軍有限,且相當一部分兵力負責中東方向的任務,因此即使太平洋美軍與中國軍隊發生沖突,印度洋美軍對太平洋美軍的支持也會有限。
(中國陸軍)
目前,在西太平洋一側,隨著超音速武器和五代機的服役,中國的優勢已越發明顯。所以,即使美國憑借兩大洋的軍力進攻中國,中國也有足夠的應對措施。
參考資料: 1、觀察者網《美軍要搞大規模聯合演習,為將來與中國開戰做準備》 2、環球時報《劍指伊朗、胡塞武裝?美媒爆:美軍一周內向印度洋軍事基地出動6架B-2隱形轟炸機》 3、中華網《美媒曝美軍要模擬訓練“對華戰爭” 調整聯合作戰演習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