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鄂爾多斯4月19日電 題:內蒙古鄂爾多斯:用高技能人才激活職業教育前景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高海兵上課一般不用黑板,他喜歡的授課地點是實訓室。按他理解,此舉便于弟子們理論與實踐同時提高。
“大家制作產品時,一定要關上防護門,注意安全。”4月17日,身著工作服的高海兵在實訓室內提高嗓門對劉國政、呂浩杰、陳政江等弟子說道。
高海兵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職業學院的一名老師,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團隊負責人。當天,他和7位弟子正在實訓室研發一款液壓油管剝膠、畫線自動生產一體機。
圖為高海兵。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攝
與大多數老師不同,高海兵在授課中不涉及艱澀理論,他慣常的做法是“手把手告訴弟子們要領,然后再理論、再實踐、再理論。”
他自豪的是,如今弟子們已能獨當一面,此前為當地一家大型企業研制的數控液壓油管切管機,已投入實際使用。
圖為高海兵(右一)與弟子呂浩杰(左一)在實訓室。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攝
在鄂爾多斯職業學院就讀的劉國政告訴記者,“在高海兵老師的引領下,目前我們多名學子正在為參加第十四屆‘挑戰杯’內蒙古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做準備,爭取拿到獎項。”
作為資源城市,鄂爾多斯在職業教育層面正在加大引才力度。高海兵此前在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當老師。身為國家級技能大師的他,曾榮獲第二屆內蒙古數控技能大賽教師組數控車工第一名、全國總決賽第九名。他還是內蒙古自治區技術能手和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對于自己為何來鄂爾多斯職業學院就職,他的答案是,“鄂爾多斯企業多,更適合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
圖為高海兵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團隊成員(中排中間為高海兵)。高海兵供圖
“技術的價值不在于領先而在于應用。”他告訴記者,2014年加盟鄂爾多斯職業學院以來,他最得意的成績是,帶領高海兵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員,先后有10多項科技創新成果在企業落地。
他舉例,“新能源制造領域的一項技術,通過我們的工藝革新方案,與以前相比,加工時間減少一半 。企業投入使用后,企業綜合成本下降40%,生產效率提高35%,人工強度減少60%,獲得企業好評。”
鄂爾多斯職業學院學子呂浩杰告訴記者,“作為高職院校的學子,自己很自豪,最起碼就業不是問題。”他透露,“很多學長如今已多次斬獲內蒙古自治區技能大賽前三名,有的學長剛畢業就能拿到技師技能等級證書,還有不少學長成為大企業的技術骨干、內蒙古自治區技術能手。”
王虎也是一名被鄂爾多斯市政府引進的高技能人才。
4月18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他最高興的是,在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工作的7年后,他于近日實現了“國家級技能大師”的夢想。
42歲的王虎此前在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從事數控車工作,還曾就職于國電聯合動力技術(包頭)有限公司。進入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工作以來,他和多名來自清華大學的博士生以及多名科研大咖一起研發產品,并撰寫了多篇學術性論文,個人的價值和能力得到體現。
“我更為高興的是,通過當地組織部門協調,我和愛人現在在同一個城市工作。”王虎認為,這座城市對高技能人才的重視,讓他工作起來特別有干勁。“目前,鄂爾多斯4家裝備制造類企業已與我們學校開展了校企合作,學子們根本不愁就業,當地對職業教育特別支持。”
在鄂爾多斯,用高技能人才激發職業教育并非空話。鄂爾多斯市教體局最新消息顯示,共有15所職業院校的鄂爾多斯,近3年來分別在世界機器人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技能大賽、第九屆全國煤炭職業院校技能大賽、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決賽等賽事上斬獲了多個獎項。
“在鄂爾多斯,職業教育正在‘出圈’,很多學子們現在最喜歡的四個字是‘工匠精神’。”高海兵說,自己愿為“工匠精神”這四個字貢獻綿薄之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