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婉拒俄羅斯方案,哈薩克斯坦管道被拒之門外,關鍵時刻,普京急派代表訪華面談。那么,中方為何否決俄羅斯的天然氣管道提議?俄羅斯能源部長此時訪華,又對中方作出了怎樣的表態(tài)?
受價格制裁、海陸運輸管道中斷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俄烏沖突爆發(fā)這三年多以來,俄能源出口業(yè)逐步退出歐洲市場,轉而尋求與亞洲國家深化合作。也是在這個過程中,中俄能源往來取得了長足發(fā)展。相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得益于2022年全線貫通的“西伯利亞力量1號”管線,俄羅斯對華液化天然氣出口總量已于去年增至830萬噸,且呈現(xiàn)穩(wěn)步增長態(tài)勢。
在不久前剛結束的歐亞石油天然氣論壇上,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又對外介紹了“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線的最新規(guī)劃情況。張漢暉表示,從俄羅斯經哈薩克斯坦向中國輸送天然氣這一計劃無法實現(xiàn),因為連接這兩個亞洲國家的天然氣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已經處于滿負荷狀態(tài),如果沿這條路線輸送俄羅斯天然氣,就得再修一條新的天然氣管道。
事實上,無論是對能源需求量穩(wěn)定增長的中國,還是對時刻面臨能源制裁的俄羅斯來說,年輸氣能量預計可達500億立方米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都是一個互利雙贏的大合作。然而,自立項以來,“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的選址問題就一直困擾著兩國。
因為按照原計劃,2號管線應經由第三國蒙古國進入中國,但由于中俄兩國在天然氣定價一事上遲遲沒能達成共識,蒙古國政府已經將“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項目排除在了未來5年的經濟規(guī)劃之外,這才讓俄方不得不找上哈薩克斯坦,提出了天然氣管道過境的可能性。
如今,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政府都同意了天然氣管道過境這件事,選擇權也重新交到了中方手上。張漢暉大使此次公開表態(tài),婉拒俄方提出的哈薩克斯坦路線,也是出于優(yōu)化項目方案的考慮。
對中方來說,不管從運行距離、成本還是安全性上看,哈薩克斯坦條線路缺乏可行性。在這種情況下,中俄完全可以按照原計劃,或者新路線——直連中俄,經東北邊境進入中國境內這個方案,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實施,推動雙邊能源合作更進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中方否決俄方的提案后,普京政府就安排俄能源部長齊維列夫來華訪問,同中國商討擴大俄羅斯能源對華出口的相關議題。齊維列夫在會談中表示,愿意與中方共同推進液化天然氣項目,同時為對華煤炭產品出口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有分析認為,美俄關系雖然呈現(xiàn)出一定回暖升溫勢頭,但比起可能對俄羅斯石油買家征收“二級關稅”的特朗普政府,俄方還是更愿意與中國深化能源合作。畢竟中俄能源合作是一件互利共贏的事,也有助于普京政府進一步加快戰(zhàn)略重心東移。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大肆揮舞“關稅大棒”,破壞全球產業(yè)鏈和供應鏈的背景下,俄方都有必要跟中方搞好關系。
而當著齊維列夫的面,中方高層也就中俄能源合作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中方指出,中俄能源合作是兩國務實合作的重要基石,也是維護全球能源安全的積極力量。中方愿意穩(wěn)步推進兩國在能源領域合作,為中俄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的不斷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