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把對中國的關稅加到 245%,又加了 100%,這是什么概念?100 塊錢的東西運到美國,光是關稅就要交 245 元,什么樣的成本和利潤能覆蓋如此高昂的關稅?正如偉人所說,一個東西只要有 100% 的利潤,就會有人鋌而走險。美國這么做,只會讓未來走私進美國的產品越來越多,畢竟利潤實在太大了。100 美元的東西,正常走海關進入美國,算上 245 元關稅(還不算其他成本)得賣多高的價格?但如果選擇走私,就能省下這 245 元成本,這樣的暴利,可想而知。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中國接下來會如何應對美國這 245% 的關稅?我告訴大家,中國現在不會再跟著加碼了,絕對不會。此前美國加多少,我們就加多少,但在我們把對美關稅加到 120% 之后,便宣布不再繼續。因為關稅加到這種程度,已經離譜,失去了對宏觀經濟調控的實際意義。特朗普再怎么加,我們都不會跟著 “玩” 了。關稅戰到這一步,已經像小孩子吵架一樣毫無理性,我們不會再參與這種無意義的較量,而是會在其他領域進行制裁。
接下來,中國一定會采取更多反制措施。比如,我們最近停止購買美國大豆,轉而從巴西采購。現在關稅戰中,最先受到沖擊的就是美國農場主。美國是農業大國,農產品賣不出去,滯銷情況會非常嚴重。大豆主要用于榨油和生產豆粕,美國只有 3 億多人口,根本消化不了大量大豆,必須依賴出口。中國此前 20% 的大豆從美國進口,是美國大豆最大的買家。我們不買了,美國的大豆就只能爛在地里。
不僅如此,中國還會在更多方面對美國進行反制裁,停止購買美國天然氣就是其中之一。俄羅斯已經表態,石油天然氣中國要多少給多少。俄羅斯離我們近,運輸成本低、價格實惠,態度還好,我們何必舍近求遠去和美國做生意?美國把關稅抬得這么高,我們不買它的石油、天然氣,看它還能賣給誰?而且只要俄烏戰爭結束,歐盟也會選擇從俄羅斯購買,沒必要買美國昂貴的天然氣 —— 美國的天然氣靠船運,而俄羅斯通過管道就能源源不斷輸送到歐洲。所以美國得認清現實,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甲方。
此外,美國和全世界,包括中國很多網友,都高估了美國手中的籌碼。美國每年看似是世界第一消費大國,但其中水分很大。美國的消費結構中,實物消費占比并不高,醫療支出才是大頭。美國醫療費用極其昂貴,政府每年最大的開支就是醫保,甚至超過軍費和國債利息。把如此高昂的醫療成本算進消費里,消費總額自然就高。再看看物價,中美之間差距巨大。一件在中國生產成本 3 美元的衣服,在中國市場大概賣 10 美元,創造的 GDP 就是 13 美元;但同樣的衣服賣到美國,可能標價 100 美元,在美國產生的 GDP 就遠高于中國。所以,美國的 GDP、消費總額、進出口數據都存在水分,而且統計標準和其他國家也不一樣,其實際優勢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
美國只有 3 億人口,無論快消品還是耐用品,人口基數擺在那里。即便美國人奉行消費主義,衣服穿一兩個月就扔掉,消費能力也有限。我們完全可以拓展其他市場,歐盟有 6 億多人口,經濟實力強勁;日本、韓國也是重要貿易伙伴;更何況,我們還有十幾億人口的國內消費市場尚未完全開發。所以,關稅戰打到現在,美國再怎么加關稅都毫無意義,這場較量,中國必定是最后的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