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從新野縣上港鄉瓦亭陂村傳來消息,該村菜農生產的早熟品種洋蔥搶鮮上市,產量大幅提升,價格十分誘人。
在該村菜農張玉亮的15畝洋蔥田內,30多位收菜工緊張忙碌,他們挖蔥、擇蔥、運蔥、過磅、裝車,有條不紊,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客商也穿梭其中,把關驗質,將最好的蔥球運走,發往南陽、襄陽、江蘇等地,售賣給消費者,品一品春日第一茬果實。
張玉亮算了一筆收入賬:經過5個多月的生長,洋蔥喜獲豐收,所種的“408”“107”品種個大飽滿,色澤紅粉,鮮艷搶眼。從目前收獲的情況看,畝產可達15000斤,高的可達22000斤,每斤凈收入0.62元,每畝可收現金11000元。與往年相比,產量增加了5000多斤,售價多了0.07元,真的是既增產又增收,種植洋蔥樂悠悠。
剝開一只洋蔥果品嘗,只見清脆可口,甜香宜人,多汁微辣,回味綿厚,令人開胃。上港鄉土地肥沃,土質松軟,水源條件好,非常適合洋蔥的生長,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蔥農們加強管護,精心呵護蔥果生長,使蔥果具有一種天然的美味。
收菜工人們起早貪黑,干勁十足,他們或多人合作,或單打獨斗,替蔥農收獲果實,贏來每斤0.08元的勞務費,每人每天可收入130—160元, 收蔥季節可增收3200元左右。
蔥農的增收還得益于系統的社會化服務。首先是鄉村的積極引導。鄉村干部為蔥農協調土地租種,統計種植信息,維護市場營銷秩序,確保蔥農放心種植。其次是專業合作社的鼎力支持。專業社可以給蔥農賒欠優良種子、綠色農資,鼓勵大家多種蔥果。蔥果售賣后結算,增收致富。適時聘請專家、技術員開展種蔥技術培訓,并因地制宜為蔥農種植服務,做到訂單種植,包種包收。在上市前同山東、江蘇加工廠聯系,邀請客商來本地收蔥,解決蔥農銷售問題,增加市場的競爭力。組織客商在現場制作直播,介紹上港鄉洋蔥的生產、收獲和現場評價,招引網上銷售。第三是種蔥大戶的幫帶。20多年的生產,帶動了一批種蔥大戶,他們最多的一季種植600多畝,最少的也在50畝。在他們的引領下,蔥農們見賢思齊,不斷擴充規模,使全鄉2025年種植面積達13500多畝,成為豫西南“洋蔥之鄉”。(劉振偉 崔國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