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之間的第一輪關稅談判已經結束,目前進展如何?美國和日本各自的談判訴求是什么?美日之間的談判,又是否會對中國造成巨大影響?當前,關稅戰打得如火如荼,日本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和核心制造業國家之一,在這輪關稅博弈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在這場關稅戰中,人們大多關注中美之間的交鋒,實際上美日之間也存在諸多待解問題,需要通過談判來處理。美國的訴求很明確,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美國必然要求日元升值。回顧 1985 年的廣場協議,當時美國迫使日本簽署協議,根源在于日本產品競爭力過強,美國在國際市場難以匹敵。通過逼迫日元升值,美元相對貶值,進而提升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日本簽署廣場協議后,經濟泡沫破裂。日元持續升值吸引大量國際資本涌入,隨后幾年日本樓市、股市瘋狂增長,最終在 1990 年泡沫破滅,日本經濟陷入 “失落的三十年”。
后來,美國也曾試圖故技重施,逼迫人民幣升值,但中國看清形勢,深知人民幣過度升值或貶值都不利于作為制造業和出口大國的自身發展。因為升值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貶值則相反;而中國作為大量依賴原材料來料加工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礦產等都需從國外采購,貨幣穩定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美國推動日元升值,既能增強本國產品競爭力,又能打壓日本產品,從而增加自身產品出口量。
第二,美國會要求日本對中國加征二級關稅。如今,美國已將部分中國產品的關稅最高加到 245%,后續,美國勢必會逼迫包括日本、越南等國家,對中國加征二級關稅,以此打壓中國產品出口,促使中國部分制造業向美國轉移,這無疑是美國此次談判的核心要點之一。
第三,美國還會逼迫日本將部分產業轉移至美國。無論是豐田、本田等大型汽車制造業,還是松下等電器廠商,都是美國的目標,這也是特朗普長期以來的訴求。
那么日本的訴求是什么呢?其實,日本最想要的是穩定。日本首相石破茂是強硬派,與前任岸田文雄風格迥異,甚至被稱為日本政壇的 “特殊存在”。他和韓國的李在明一樣,不會輕易向美國妥協。近期,日本大量拋售美債,美債市場出現了自 1981 年以來的最大拋售潮,其中拋售主力正是日本。日本表面順從美國,實則不會任其擺布,善于在表面迎合的同時,為自身爭取最大利益。從去年開始,日本推動重啟中日韓經濟論壇,與中國的往來也日益增多,其目的正是利用中美關系進行博弈,為自己謀取更多好處 ,中國已成為日本與美國博弈的重要籌碼;反之,美國也利用類似關系與中國博弈。由此可見,日本在外交策略上頗為精明。
美日的談判必然會對中國產生影響,關鍵在于最終美國是否愿意出讓部分利益,換取日本對中國的 “背刺”,還是堅持強硬、寸步不讓。若特朗普毫不妥協,日本大概率不會做出損害與中國關系的行為,畢竟得罪中國對日本毫無益處;但如果美國愿意讓步,以日本反復無常的行事風格,可能會改變立場。
對于中國而言,我們無法決定他國的行動,能做的只有做好自己:其一,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培育更多像 “杭州六小龍” 這樣的優秀企業;其二,著力解決底層老百姓收入與消費問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穩定房地產市場。只有自身強大,才能在國際博弈中擁有更強的話語權和對抗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