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說明:授權轉載微博:“Coelurus”大佬,大家快去微博關注這位坦裝大佬!
小海豚注釋:大佬為大家講解的是法國一款針對非洲大地開發的輪突產品的經過??炊舜罄械倪@篇文,也就明白了為啥下圖的105輪突能在非洲遍地開花!
未成功的EBRC——法國潘哈德“斯芬克斯”偵察車
談及法國陸軍新型“裝甲偵察戰斗車輛”(EBRC)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90年代末期,當時EBRC項目正式名稱實際上為‘輪式火炮裝甲車’(Engin Blinde a Roues Canon),旨在取代AMX-10RC與ERC-90 Sagaie裝甲偵察車,計劃配備中/大口徑火炮和遠程監視傳感器,但當時僅作為概念進行討論,優先級并不高。
到了21世紀初,法國軍備總局(DGA)授予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GIAT)一份合同,以確定未來的EBRC‘輪式裝甲戰車’(Engin Blinde a Roues de Contact)的具體構型,盡管EBRC最初名稱帶有‘輪式’,但實際上GIAT所提出的第一種方案基于履帶式底盤:
EBRC還考慮到使用混合動力系統,此外輪式方案中包括6x6和8x8版本,其中標準配置采用基于6x6底盤的40CTA埋頭彈武器系統,而火炮型配置會基于8x8底盤采用GIAT所設計的輕量型120毫米POLE載人炮塔(帶自動裝彈機):
EBRC項目很快便更名為‘EBXX’,以反映這是一種多平臺的偵察作戰系統。2006年,GIAT根據EBXX項目首先推出了名為‘全電驅動演示車’(DPE)的6x6輪式底盤演示車:
盡管EBXX計劃在2011年研制出第一種完整樣車,但是隨著法國國防預算縮減,項目優先級不如VBCI步兵戰車的VBXX偵察戰車被暫時擱置了。
破曉在2010年。法國陸軍公布了“蝎子”(SCORPION)未來地面武器計劃,這是一種基于‘蝎子’戰場信息系統(SICS)的網絡中心化多平臺戰斗系統,其中地面裝備核心包括了“多用途裝甲車”(VBMR)和“裝甲偵察戰斗車輛”(EBRC),EBRC重新回到了歷史舞臺。
作為回應,在2010年6月的歐洲防務展上,法國潘哈德防務公司針對EBRC項目,首次公開了第一種全尺寸樣車,稱作“高強度新型沖突秘密項目”(Secret Project for High Intensity and New Conflicts),簡稱為“斯芬克斯”(Sphinx)。
“斯芬克斯”從亮相之初就具有不凡的性能指標。盡管車輛采用常規布局:駕駛員位于車體前部中央,雙人炮塔居中布置,柴油動力包后置。但是“斯芬克斯”在標準作戰重量下僅為17公噸,車身寬3米,長5.5米,高1.65米(不含炮塔),設計可以由C-130運輸機空運1輛或者A400M運輸機空運2輛。
“斯芬克斯”樣車使用斯太爾提供的V12柴油發動機,輸出功率高達600馬力,可選換裝為梅賽德斯奔馳/MTU的550馬力柴油機,發動機輸出到一具6速自動變速箱(帶1/2減速器),底盤采用H型傳動系統和三轉向軸設計,具六輪全轉向功能。高達35馬力/噸的推重比賦予其優異的越野機動性,公路極速可達110公里/小時。雖然車重控制在17噸以內,但保留未來升級增重的空間。
“斯芬克斯”樣車采用全焊接鋼裝甲結構,帶有傾斜側面裝甲和全方位格柵裝甲,全車符合STANAG 4569 4級全向彈道防護能力,作為可選升級包,炮塔和車體都可以選擇加強至正面防護達5級配置(可抵御25毫米APFSDS),這可能會導致1噸左右的增重。但法國陸軍對EBRC的基礎要求選擇將防護等級限制在4級。
“斯芬克斯”的400毫米離地間隙配合V型底盤,可實現4a/b級防雷水平??烧{高度懸架系統可將離地間隙設置在200至600毫米之間。為提高駕駛員態勢感知能力,“斯芬克斯”采用透明陶瓷制成的擋風玻璃和兩個小型側窗,這種材料在減輕重量和厚度的同時提供了更好的透明度。
2010年推出的“斯芬克斯”樣車配備了比利時CMI公司開發的Cockerill CT40炮塔系統,該炮塔武裝有CTAI國際公司制造的40毫米CTCA埋頭彈武器系統,射速每分鐘200發,該武器具備雙向穩定能力,俯仰角為-20°/+60°。主炮并列有一挺7.62毫米同軸機槍。除了機炮系統外,CT40炮塔兩側還各安裝有雙聯裝反坦克導彈發射器,搭載有MBDA公司研制的MLP遠程第五代反坦克導彈,射程可達8公里。
“斯芬克斯”的CT40炮塔采用了法國薩基姆公司提供的SAVAN 11火控系統,這包括了炮長的LST 11炮長穩定型光電瞄準鏡,其直瞄光學通道帶6×/8×放大倍率,并集成有一個中波紅外熱成像儀、一個晝間電視通道和人眼安全激光測距儀。SAVAN 11火控系統集成里火控計算機,支持坐標直瞄/間瞄射擊,內置自檢系統。車長則采用薩基姆公司的MOP周視觀察瞄準系統,該周視鏡帶有非制冷熱成像儀和彩色電視通道,可以與SAVAN 11炮長鏡結合,這種“獵殲”火控提供車輛不分晝夜的行進間射擊能力。
作為子系統集成商,法國泰雷茲公司為“斯芬克斯”提供了指揮控制系統、車載電子系統、光學潛望鏡。“斯芬克斯”的CT40炮塔前部還安裝了GALIX自我防衛系統,組成包括發射單元、八管76毫米發射器、多用途彈藥。
作為可選項,CMI也為CT40中口徑炮塔系統提供其他輔助套件升級,例如主動防護系統、近距態勢感知攝像系統、IFF敵我識別系統、激光告警系統等。
2012年歐洲防務展上,潘哈德進一步展出了配備洛克希德·馬丁英國分公司所開發炮塔的“斯芬克斯”。洛馬英國借鑒了“武士”CSP步兵戰車和Souct-SV裝甲車項目經驗,重新設計了一種更小巧的炮塔,這個英法聯合項目旨在通過與英國陸軍共享通用產品來降低EBRC炮塔成本。
類似于英國“武士”CSP項目的MTIP炮塔,洛馬CTAI40炮塔繼承諸多特性:針對40毫米埋頭彈火炮的集成經驗,采用機械平衡系統(電力僅用于微調);彈藥處理系統(AHS)衍生于Souct-SV項目(主炮備彈70發,同軸機槍800發);人機界面與火控系統也大量借鑒英國項目。洛馬CTAI40炮塔無防護狀態下重約3.5噸,加裝4級防護和雙側導彈發射器后增至4.5噸。當安裝在“斯芬克斯”裝甲車上時,全車重量僅有16噸。(圖11-17)
與競標法軍“蝎子”計劃多個平臺的Nexter系統和雷諾卡車防務不同,潘哈德只專注于EBRC項目,將其他平臺的競爭留給對手。雖說“斯芬克斯”是最早唯一公開展示的EBRC候選車型,但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法國三大地面軍工企業中,唯獨潘哈德未獲得法國國防裝備總局的開發合同。
2014年12月,法國國防部正式將EBRC與VBMR的生產合同授予組成“蝎子”軍工聯盟的三家公司(Nexter系統、雷諾卡車防務、泰雷茲),其中EBRC被正式命名為“美洲豹”(Jaguar):
這是一種25噸的6x6輪式裝甲車設計,搭配40毫米雙人炮塔,由雷諾490馬力發動機驅動,最大時速為90km/h。Nexter負責為“美洲豹”提供新型T40雙人炮塔、底盤和鋁合金車身外殼、彈道裝甲防護、核生化防護裝置;雷諾卡車防務公司負責開發和制造所有動力部件,例如動力裝置、傳動系統、懸架、轉向系統、制動器和車輪組件,以及發電、測試設備和輔助動力裝置;泰雷茲公司則負責車輛電子子系統以及導航與光電系統(跟薩基姆公司合作)。
而“斯芬克斯”最終的結局則是作為無人問津的原型車存放在潘哈德的馬羅萊斯工廠內:
2012年7月,潘哈德通用防務被雷諾卡車防務并購,“斯芬克斯”歸雷諾所有。之后雷諾卡車在2018年將公司名更改為阿奎斯(Arquus),專注于為法國陸軍生產新型EBRC“美洲豹”和VBMR“格里芬”裝甲車,而“斯芬克斯”則被捐贈給法國涅夫勒省加爾希齊軍用車輛學院內(圖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