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團本開放之后,拍賣行里那些金光熠熠的特效武器,標價常常動不動就數十萬金幣。但到底有多少是貨真價實的“畢業裝備”,又有多少是虛有其表的“花瓶”呢?當全團玩家為了一把武器爭得不可開交時,我們是不是該冷靜地思考一下:這些特效真的值得這個價錢嗎?
尼伯龍根法杖在WCL上的數據令人震驚—頂尖平衡德玩家使用它時,瓦格里召喚物造成的傷害占比高達12%-15%幾乎相當于多帶了一個小號輸出。這種恐怖的特效,讓它成為極為少數能夠越級挑戰284裝等武器的存在。但問題在于,25人模式下亡語者女士的掉落率僅有16%,導致這把法杖成為ICC初期最昂貴的裝備之一,某些服務器成交價突破50萬金幣。
創傷錘子的治療效果著實被嚴重低估了。實測數據顯示,在10分鐘的戰斗里,其群體HOT,平均能夠提供大概8萬總治療量,等同于一個額外的治療技能。不過說真的,在橙錘提升到284裝等之后,基礎屬性的差距使得創傷反而淪為“備胎”。只有那些追求極限HPS的治療薩滿才會去考慮它,因為特效觸發的話確實能稍稍減輕團隊治療壓力。
襲心匕首展現出了一場極為精彩的逆轉。在WLK那個時期,它一直處在,不怎么被人知道的狀態??墒堑搅说吕Z之王版本的時候,因為刺殺賊的“毒傷”技能改成了消耗剩余能量,這把武器的能量恢復特效,立刻就變成了一個特別厲害的神技。有玩家經過測試后發現,在6.0版本里,使用80級的襲心匕首,DPS竟然能比同一時期100級的紫裝,還要高15%。像這樣一種跨越了版本的強大表現,使得它在拍賣行里長期都成了一種“投資品”。
瘀青之拳的特效覆蓋率,使數據黨們眼前為之一亮。在雙持增強薩手里,自然傷害特效的觸發間隔,較為穩定地處于8-9秒之間;而且在單體戰斗中,它能貢獻約7%的總傷害。其實更令人驚訝的是,在議會戰這樣的多目標場景下,特效傷害所占比例能夠飆升至10%以上。畢竟考慮到爛腸的擊殺難度相對偏低,這把拳套簡直堪稱ICC性價比之最,通常只需10萬金幣左右便可入手。
影之哀傷的疊層機制引發了一場輸出革命。懲戒騎玩家發現,通過精準控制特效觸發時機,配合T10四件套的審判減CD效果,可以做到每45秒觸發一次AOE爆發。某頂級公會測試顯示,這種打法讓小怪戰的群體傷害提升30%以上。后面暴雪也確注意到了此問題,在懷舊服里特地把制作周期由3個月壓縮成6周,這樣一來,更多的玩家能夠體驗這種“官方外掛”似的爽快感。
當我們冷靜地,分析這些特效武器的真實價值時,會發現ICC的設計團隊,顯然在嘗試打破傳統裝等至上的規則。尼伯龍根和影之哀傷證明,一個設計得非常精良的特效,確實能顛覆裝備等級的壓制。但佐德長弓這樣的失敗案例,也提醒我們,并非所有閃光的東西,都是金子。在掏出天價金幣前,或許我們該問自己:這個特效,真的適合我的職業和打法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