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的“關稅數字游戲”越玩越離譜,對華加到245%,想要中國主動?外交部明確回應!
據環球網消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聲明,宣布對來自中國的針頭、注射器等醫療產品加征245%關稅。這一決定迅速引發全球市場震動,但仔細分析后不難發現,特朗普此舉更多是政治姿態,而不是切實可行的經濟策略。
首先,如此高的關稅在現實中幾乎無法執行。如果美國真的對華醫療用品征收245%的關稅,美國醫療成本將飆升,加劇通脹壓力。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指出,類似極端關稅最終會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和企業,而非真正打擊中國出口商。
其次,美方的聲明存在明顯誤導。白宮聲稱“75國已主動談判,唯獨中國不屈服”,但事實是,特朗普政府在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對等關稅”,如歐盟20%、日本24%,隨后又單方面宣布“暫停90天”,僅保留10%基準關稅。這種反復無常的政策,連美國盟友都難以接受,更遑論讓中國“主動妥協”。
面對美方咄咄逼人,實則外強中干的姿態,中國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上,給出了擲地有聲的回應,發言人林劍沒有糾纏于具體的關稅數字,而是直接點明:這場關稅戰是美方發起的,中方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和國際公平正義。
中方特別強調,關稅戰沒有贏家,中方不愿打,但也絕不怕打。這種回應既避免了陷入數字爭論的陷阱,又牢牢占據了道義制高點。
事實上,美方這次孤注一擲的關稅牌,暴露出特朗普政府的核心困境:既想維持對華強硬形象,又迫切需要中方回到談判桌。白宮發言人近期多次喊話,稱“如果中國愿意談判,特朗普將展現寬宏大量”,甚至暗示“球在中國一方”。
這種看似放低姿態的表態,實則仍是“美國優先”思維的延續,希望中方先讓步并主動與美國聯系,以保全特朗普政府的政治顏面。
然而,中方早已看穿這套把戲。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中國通過產業鏈調整、市場多元化等方式大幅降低了對美依賴。2024年,中國對東盟、歐盟的貿易額均超過美國,墨西哥、巴西等新興市場也在快速增長。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報告顯示,特朗普的高關稅政策已讓美國企業損失超1700億美元,而中國出口韌性依然強勁。
這場由美方挑起的關稅博弈,實質上是霸權思維與多邊主義的碰撞。當特朗普團隊將國家信用押注于245%的數字游戲時,他們或許忘記了:21世紀的國際競爭,比拼的是戰略耐力與創新動能,而非關稅報表上的數字魔術。
中國外交部不愿打但絕不怕打的回應,既是對霸權任性說不的底氣,更是對多邊貿易體系的有力維護。在這場戰略對決中,尊重規則的一方終將贏得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