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8日訊 4月17日上午,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全市知識產權保護和發展情況。
去年以來,濟寧市大力推進高效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建設、知識產權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特色型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截至目前,濟寧市有效發明專利數量達到9639件、同比增長24.2%,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1.7件、同比增長24.2%,數據知識產權登記數量136件、占全省登記總量的30%,有效注冊商標數量達到12.2萬件,著作權登記數量突破14萬件,2024年爭取省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貼息1600余萬元,知識產權主要指標均居全省前列。
盤活存量、做優增量,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能加快提升。搭建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平臺,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推動濟寧市742件次高校專利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駐濟高校發明專利產業化率達到18.83%。加大專利密集型產業培育力度,截至2024年年底濟寧市412件產品獲專利產品備案,19件產品獲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認定,產品產值達到14.07億元。持續優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十四五”以來,濟寧市800多家企業累計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登記1500多筆,有效緩解了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大力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工程,截至2024年底,濟寧市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34件,同比增長28.7%。鄒城市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縣,濟寧高新區獲得省委、省政府知識產權工作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督查激勵。
齊抓共管、協同發力,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更加完善。依法開展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名單認定和管理,推進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設,不斷加強知識產權領域信用監管。落實知識產權領域案件繁簡分流制度,完善跨部門、跨區域執法保護協作機制,壓縮案件平均辦理時限,持續提升知識產權快維權嚴保護工作效能。市場監管、公安、文旅等多部門聯合開展守護知識產權、鐵拳、藍天、劍網專項執法行動,處理了一批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和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市法院系統推進知識產權“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審結了一批知識產權案件,結案率達到96.58%,“司法調解+行政確認”工作取得較好成效。市檢察院系統健全知識產權案件“一案四查”機制,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集中統一履職試點建設工作。市新聞出版局舉辦全市軟件正版化工作培訓班,開展軟件正版化督導檢查,進一步鞏固軟件正版化工作成果。濟寧市市場監管局高標準承辦了晉冀魯豫四省跨地區知識產權保護協作交流會議,會同市司法局出臺《關于推進新時代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工作的若干措施》。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中心設立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指導4家企業成功應對海外知識產權糾紛。任城區、汶上縣高標準建設縣域國家級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范化試點,“金鄉大蒜”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工程項目。
高位推動、強化支撐,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系統出臺《濟寧市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濟寧市知識產權服務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措施》《濟寧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二十條》等惠企政策,統籌推進“知才興魯”服務高端創新人才行動、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專利審查員“齊魯行”等知識產權服務活動。認真做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的統籌管理和分類指導,把專利代理機構納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范圍,聚力打造“知服濟寧”公共服務品牌。著力健全濟寧市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平臺“綜合性服務”功能、市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專業專利運營”功能、市政務服務知識產權窗口“本地化辦理”功能,兗州區新建1處省級商標品牌指導站、曲阜市新建1處省級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太白湖新區新建1處市級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濟寧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程度逐年攀升。
下一步,濟寧市知識產權工作將緊緊錨定“走在前、勇爭先”總定位、新要求和“一個萬億、五個倍增”目標,突出抓好深化專利轉化集成改革、實施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擦亮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品牌等重點工作,全鏈條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為濟寧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知識產權力量。
閃電新聞記者 楊曉旭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