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人成為母親,在極端環(huán)境下會做些什么?三個女人一臺戲,只不過,《被偷走的女孩》一劇的三個女人有人是悲劇制造者,有人是悲劇承受者,有人是悲劇的揭秘者。
《被偷走的女孩》——好久沒看到這么吸引人又這么讓人百感交集的懸疑犯罪劇集了,忍不住一口氣追完。
劇集一開始為觀眾呈現(xiàn)了兩個看似優(yōu)雅精致的母親,各自有著可愛的孩子和光鮮亮麗的生活環(huán)境。
十分鐘之后,其中一位母親的女兒露西亞就成了“被偷走的女孩”。
劇集基本沒有陰森、污膩的影像氛圍,也沒有驚悚、駭人的場景設定,更多是通過看似平淡明媚的日常場景,塑造出一個母親、一個家庭在孩子丟失之后的內(nèi)在失衡與惶恐,以及光鮮亮麗表面之下的黑暗過往與隱秘。在尋找女孩回家的故事中,兩位女主的角色特性、兩位女主的關系與淵源也被一層又一層的剝開。
而在尋找“被偷走的女孩”的過程中,一個看似旁觀者也是野心勃勃的女記者的參與,成為故事不斷推進與反轉的外在浸入式外力。
女記者對“失去女兒的母親”的調(diào)查與報道既讓人覺得“討嫌”,讓她在失去愛女后又陷入道德譴責和網(wǎng)暴的境地。與此同時,也正是因為女記者的職業(yè)敏感性與執(zhí)著調(diào)查,才讓女主不斷接近女兒被偷的真相。換句話說,那個被設定成討厭角色的女記者卻最先接近了整個事件的真相。
整部劇的篇幅并不長,只有5集,每集50分鐘左右,看了開頭就停不下來。每一集都反轉又反轉,每一集都將劇情的緊張渲染得更近一層,然后在最后一集揭示出整個故事的復雜悲劇性。可謂懸疑到底 ,反轉到底,但并沒有主觀意圖的惡人。被偷的女孩只是創(chuàng)傷和隱秘撕裂的開始,劇集的懸疑關鍵并不是誰偷走了女孩,而是為什么要偷那個女孩。
也因此,與其說劇集刻畫的是一個“被偷走的女孩”背后的故事,不如說劇集呈現(xiàn)的是一個家庭的幾種崩潰方式。雖然劇集著墨最多、最深重的是丟失孩子對一個家庭的打擊。但也用了借力打力的方式,用一個孩子失去為母親和家庭造成的毀滅分量映襯出更大意義的失去對一個女人能造成的異化與摧殘。
看完整部劇會發(fā)現(xiàn),劇中最可憐的并不是丟失女兒的女人,是那位最先被觀眾確定為“罪犯”的女人,那個因為別人的食物被毀掉家庭和人生的女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