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記者從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了解到,預計今年珠江流域北江可能發生較大洪水,西江、韓江可能發生編號洪水。
當前,珠江流域已進入汛期,根據氣象水文分析預測,今年珠江流域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主汛期降雨可能偏多,北江可能發生較大洪水,西江、韓江可能發生編號洪水,局地強降雨可能引發中小河流洪澇災害,防汛抗旱形勢不容樂觀。
截至4月16日,龍灘、百色、大藤峽等流域骨干水庫已騰空42億立方米庫容迎汛備汛,全力確保流域防洪安全。
此前,廣東省防總決定
全省于4月15日進入2025年汛期
隨后
河源宣布同步進入汛期
這幾日河源上空太陽“控場”
溫度不斷上升
目前全省已有12個地市
達到氣象意義上的入夏標準
官宣入夏
目前河源
還在夏天的邊緣瘋狂試探
努力沖刺
天氣晴朗干燥
不過,接下來幾天
天氣的畫風又要變了
廣東大部增溫增濕
雷雨天氣將逐漸頻密
局部雨勢不小,需注意防御
河源一周天氣趨勢
18~19日,低層西南風加大,且廣東處于副高邊緣,增溫增濕,對流條件較好,西北部、中北部市縣雷雨明顯,局部有大雨或暴雨,其余市縣有分散(雷)陣雨,局部雨勢較大。
連日來,河源氣溫穩步上升。預計未來幾天,我市氣溫將持續走高,云量增多,雷雨頻繁,早晚有(輕)霧。
具體預報:
18日
多云到陰天,有(雷)陣雨局部大雨,最高氣溫27℃~29℃;
19日-20日
多云到陰天,有(雷)陣雨局部大雨,早晚有(輕)霧,氣溫22℃~30℃;
21日
多云,有分散(雷)陣雨,氣溫21℃~32℃。
未來三天雷雨頻繁,需注意防御雷電、短時大風、局地短時強降水及其導致的城鄉積澇、山洪和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雨霧天氣時,能見度低,需注意交通安全。
河源汛期氣候趨勢預測
預計,2025年汛期我市總雨量接近常年,但降水分布不均,前汛期(4-6月)略偏少,后汛期(7-9月)偏多;“龍舟水”接近常年;臺風“初臺略早、終臺正常;總頻數接近多年平均,強度略偏強”。
汛期將呈現前旱后澇態勢,階段性與局地性氣象災害較為突出,需關注疊加效應引發的次生災害。
市三防指揮部印發《河源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風指揮部關于我市進入2025年汛期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要立足防大汛、抗大險、救大災,扎實做好三防各項工作,全力以赴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迅速進入值班狀態
各地各部門要嚴格落實汛期24小時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制度,及時報送災情、險情信息。
壓實三防責任
貫徹執行《河源市暴雨災害預警與響應條例》,嚴格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三防工作責任制,強化“三個聯系”責任對接、特殊群體臨災轉移“四個一”機制,堅決把“提前避讓、主動避讓、預防避讓”落到實處。
加強監測預報預警
盯緊雨情水情風情變化,及時發布暴雨、洪水、臺風、地質災害、山洪災害等預警信息,強化分鎮短臨預警、暴雨重現期預警,落實直達基層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
加強重點環節防御
根據情況及時啟動應急響應,落實山洪和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城鄉內澇等防御措施,加強水庫、堤防等安全監測,強化隱患點、風險點群測群防和巡查值守,落實重點部位安全管控措施。
做好搶險救援準備
各類應急隊伍要保持戰備狀態,加強裝備物資維護管理,確保遇有突發險情、災情,能第一時間開展搶險救援。
加強宣傳教育
主動發布汛情及防御工作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強化科普宣傳,引導公眾增強風險意識,提高防災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廣東的入汛標準是什么?
為什么會有前后兩個汛期?
公眾如何防范汛期可能引發的災害?
一圖讀懂
來源:河源廣播電視臺綜合河源天氣、河源應急管理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