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中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在韓國總統大選的激烈角逐中,李在明是近期最受關注的名字之一。這位曾因反對日本排放核污水而進行長達19天絕食的人物,用行動展現了他強硬的立場。
如今,他以前所未有的姿態,站到了通往總統府的關鍵位置。
寒門難出貴子?他用實力證明,苦難是最好的大學
1964年,李在明出生在韓國慶尚北道安東郡。他的父母靠做清潔工微薄的收入難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經常入不敷出。
李在明的求學之路異常艱辛。每天,五公里的往返路程,無論刮風下雨他都堅持步行。他用不起嶄新的文具,穿不上漂亮的校服。
為了不去羨慕那些擁有美好事物的同學,他默默承擔起打掃浴室的任務,用勞動來充實自己。
五年級時學校組織郊游,他卻因拿不出費用,只能眼睜睜看著同學們興高采烈地出發。老師雖好心想幫忙,最終也無能為力。
小學畢業后,他沒能繼續升入初中。十幾歲的李在明為了幫襯家里,開始四處打工。
在手工項鏈廠和橡膠廠,受傷是家常便飯,手指經常被劃破。更嚴重的是,他的手腕被壓力機壓傷,落下了六級殘疾。
在那個年代,韓國的勞動保障體系尚不健全,像李在明這樣的童工很難得到應有的保護。
即便生活如此困苦,李在明也從未放棄學習。他利用工作之余的一切時間,堅持自學,努力積累知識和技能。
1981年,韓國大學招生政策的調整,為李在明帶來了改變的機會。
從負債7000億到總統候選人,他的人生像開了掛!
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自學積累,他抓住了這個機會。1982年,李在明順利考入韓國中央大學法律系,人生由此掀開了新的一頁。
在大學期間,他學習非常刻苦,不僅獲得了獎學金,還在畢業前就通過了難度極高的司法考試,成功取得了律師資格。
他深受盧武鉉的影響,決心為那些無助的人們爭取權益,毅然選擇成為一名人權律師,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社會上處于弱勢地位的群體。
時間來到2002年,城南市兩家大型醫院相繼倒閉,這件事促使李在明開始認真思考如何才能真正解決社會上的不公現象。
他希望為普通民眾爭取醫療保障,于是發起了一場市民簽名活動,希望能成立一家專門為老百姓服務的醫院。他收集了近二十萬個簽名,可見市民對平民醫院的需求之迫切。
市議會最終駁回了他的請愿,李在明爭取民眾醫療權益的努力,暫時宣告失敗。更糟糕的是,他還面臨著被逮捕的風險,那段時間他的處境可謂是舉步維艱。
這次失敗,讓李在明徹底醒悟,光靠老百姓的力量還不夠,想要真正改變現狀,就必須走到政治舞臺的中央,參與到決策中去。
恰好,韓國的選舉公營制度降低了參與政治的門檻,這為李在明的從政之路創造了機會。
經過多次努力,李在明終于在2010年成功當選為城南市市長。可誰也沒想到,他上任后立刻面臨巨大的挑戰,就是前任留下高達7000億韓元的巨額債務。
韓國“硬核市長”的幾次硬剛,從賣樓還債到絕食抗議
為了擺脫嚴重的財政困境,李在明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一方面嚴格控制市政府的各項開支。
另一方面則著重加強稅務管理,力求增加政府收入。他還計劃出售市政府那棟占地面積大卻使用率不高的辦公樓。
成功償還城南市的巨額債務后,李在明開始大力推行各項福利政策,如免費校服、產后護理費用補貼、青年津貼等。
這些政策顯著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質量,也為李在明在當地贏得了極高的支持率,并多次成功連任市長。
但地方政府福利太好,中央政府不樂意了。當時的樸槿惠政府批評他的做法是“民粹主義”,試圖通過修改法律來限制地方政府在福利方面的開支。
為了捍衛地方政府自主管理的權力,李在明聯合其他城市的市長,開展了他的首次絕食抗議行動,以示抗議和決心。
當時李在明在政治上的影響力還相對有限,但通過這次抗議,可以看出他敢于挑戰權威,一心為普通民眾發聲。
后來,樸槿惠“親信干政”事件曝光,李在明敏銳地抓住了機會,公開批評樸槿惠,率先表明支持彈劾的立場。
這個舉動迅速為他贏得了大量民眾的支持,使得他聲名鵲起,一躍成為2017年總統選舉中的一匹黑馬。
雖然最終未能成功當選總統,但這次事件是李在明政治生涯的重要轉折點。2018年,他順利當選為京畿道知事,成為該地區最高行政長官。
他又成為了韓國最大的反對黨——共同民主黨的領導者。
2022年,他再次參加總統選舉,與尹錫悅展開激烈競爭,最終以微弱的差距落敗。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排放核污水后,李在明再次開始絕食抗議,時間為19天。這一次,他不僅反對日本的做法,還批評尹錫悅政府的“暴政”。
糟糕的是,在他絕食期間檢察機關仍在調查他,指控他涉嫌瀆職和受賄,這使他的處境更加艱難。他當時面臨來自外部的核污水危機和來自內部的政治壓力,情況不容樂觀。
慶幸的是,隨著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后,根據韓國法律規定,這場關鍵的新總統選舉必須在60天內舉行。
從最新的民調數據來看,民眾普遍希望下一屆政府能夠帶來新的氣象。在眾多潛在的競爭者中,目前呼聲最高的是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黨首李在明。
接下來,誰能最終贏得民眾的信任,入主青瓦臺,讓我們拭目以待。
信息來源:《李在明絕食19天后陷入昏迷:臉色蒼白被送醫院 曾強烈反對日本排污入海》,環球網,2023年9月18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