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地山水間,一樁奇婚驚破春曉。4月16日有網文稱,貴州畢節市有一位男士和兩位女士結婚,圖片中,一位身穿西裝的男士與兩位身穿婚紗的女士相互攙扶,并發布結婚請帖,請帖顯示結婚日期為4月19日,請帖上顯示的結婚對象確實為一男兩女,有網友認為這一行為涉嫌重婚罪。西裝革履的男主角左擁白紗,右攬銀緞,在抖音濾鏡里上演三足鼎立的婚姻大戲。
實在讓人大開眼界,這廂民政局還在嚴格執行一夫一妻制,那邊短視頻平臺已然進化出幾何級數婚配法——當法律條文遇上流量密碼,倒真應了那句“法無禁止皆可為”的現代囈語。當然,本案中若婚禮信息為虛構,且傳播后導致社會秩序混亂(如引發群體聚集、誤導公眾認知),可能構成“散布謠言擾亂公共秩序”,面臨5-10日拘留及罰款。
法學家們忙著在民法典里翻找蛛絲馬跡,像考古學家清理青銅器上的綠銹。刑法258條與治安法26條在案頭捉對廝殺,公序良俗和網紅經濟在云端短兵相接。有人捧著民法典當婚書,有人揣著流量密碼當聘禮,更有人把民政局登記處當劇本殺體驗館——橫豎不過是場行為藝術,拘留所與熱搜榜不過隔著一層屏幕的距離。
說來也巧,黔地自古便有“夜郎自大”的掌故。如今這三位先鋒藝術家,倒像是給古語做了超現實注腳。從前土司老爺納三房五妾需真金白銀,現在流量玩家組三人婚禮只需九宮格美圖;舊時妻妾爭寵鬧得雞飛狗跳,如今新人攜手笑得花枝亂顫。只是苦了辦案民警,要在重婚罪與尋釁滋事間玩法律華容道——畢竟這年頭,行為藝術和刑事犯罪之間,可能就差個十萬加的轉發量。
張律師的釋義里藏著多少現代人的精神分裂癥?這邊廂義正辭嚴警告“最高兩年刑期”,那邊廂短視頻里滿屏“求直播洞房”的彈幕亂飛。道德判官們在評論區敲著鍵盤,眼睛卻誠實地給獵奇視頻點上紅心。就像中世紀教士邊誦讀圣經邊偷看春宮圖,我們何嘗不是左手舉報重婚,右手截圖轉發?
這場荒誕劇最妙的注腳,當屬那張電子請柬。傳統婚書要按朱砂手印,現代請柬只需生成二維碼;舊式婚禮三拜天地是為締結神圣契約,如今三人同框不過制造話題爆點。當婚姻淪為行為藝術的素材,法律條文倒成了最佳宣發文案——畢竟能同時驚動刑法典和流量算法的婚事,怎么不算21世紀的羅曼蒂克呢?
只是不知那位西裝革履的男主角,是否悟透了“黔驢技窮”的新解。在流量至上的年代,連婚姻都可以是行為藝術的犧牲品。這場三人婚禮若真要論罪,恐怕該判個“惡意創新傳統倫理罪”,畢竟他們把民政局的紅本本,活生生演成了網上連續劇預告片。總之,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明話以一首打油詩記之:
黔嶺驚春曉,奇婚沸網潮。
一夫雙袂挽,三影抖音嬌。
法典翻塵頁,公俗戰赤霄。
戲將婚契簿,演作快哉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