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自濤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
4月18日下午,“美好生活節·十城封面周”系列活動首站在內江高新區萬晟天街啟動。值此華西都市報創刊30周年暨封面新聞上線9周年之際,華西都市報忠實讀者蘭自濤接受記者采訪,回顧了他與《華西都市報》30年相伴的人生經歷。
“30年前,我還在鄉村學校時,《華西都市報》就成了我學習寫作的好老師。當年,《華西都市報》作為中國第一份都市報橫空出世,其“全心全意為市民服務”的辦報方針吸引了我的關注。”
蘭自濤說,特別是“街坊”副刊激發了他的創作激情。于是,他嘗試著寫了篇散文《父親的茶杯》,沒想到很快就見報了。
“也就在這一年,我認識了駐站記者高冰潔老師,開始了文學向新聞轉型的道路。在高老師的指導下,我認真鉆研學習報上發表的各種新聞。”蘭自濤介紹,他不斷提高自身寫作水平,先后在《華西都市報》發表了不少作品,為1998年入職《內江日報》做記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年前,蘭自濤的工作有了變化,轉到內江市的宣傳部門工作,《華西都市報》成為他得心應手的好幫手。一直以來,《華西都市報》以關注民生而馳名全國,他也一直思考著如何同《華西都市報》這樣的權威媒體打好交道。
就這樣,時間很快過去。10年前,封面新聞應運而生,《華西都市報》及其新媒體又成了蘭自濤必不可缺的好伙伴。
“如今,我堅持每天早上閱讀《華西都市報》電子版,了解國家大事和社會民生。”他說,我也喜歡打開封面新聞客戶端,關注本地的各種動態。一晃30年,《華西都市報》成了我生活中離不開的好朋友。
結束采訪時,他也送上了自己最真摯的祝福,祝愿《華西都市報》繼續深耕內容,挖掘更多有深度、有溫度的故事;真誠期盼封面新聞影響力與日俱增,立足四川,輻射全國,走向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